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朝阳大桥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承剪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发展第10-11页
    1.2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构造第11-13页
        1.2.1 整体构造第11页
        1.2.2 波形钢腹板第11-12页
        1.2.3 体外预应力第12页
        1.2.4 波形钢腹板箱梁各个连接处的结合第12-13页
    1.3 波形钢腹板优缺点第13-14页
        1.3.1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技术优势第13-14页
        1.3.2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的不足第14页
    1.4 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5 主要工作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朝阳大桥有限元模型的适用性第18-36页
    2.1 工程概况第18-22页
        2.1.1 主梁结构体系第19页
        2.1.2 通航孔主跨上塔柱第19-21页
        2.1.3 斜拉索体系第21页
        2.1.4 波形钢腹板第21-22页
        2.1.5 预应力体系第22页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2-23页
        2.2.1 主要材料参数第22-23页
        2.2.2 模型简化第23页
    2.3 MIDAS CIVIL杆系单元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3-25页
        2.3.1 主梁的模拟第23-24页
        2.3.2 上塔柱的模拟第24页
        2.3.3 斜拉索及预应力的模拟第24-25页
        2.3.4 全桥杆系单元模型第25页
    2.4 MIDAS FEA实体单元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5-29页
        2.4.0 主梁各节段的模拟第25-26页
        2.4.1 上塔柱的模拟第26-27页
        2.4.2 波形钢腹板、横隔板及钢锚箱的模拟第27页
        2.4.3 斜拉索及预应力的模拟第27-28页
        2.4.4 边界条件的输入第28页
        2.4.5 通航孔主跨实体单元模型第28-29页
    2.5 通航孔主跨荷载试验第29-31页
        2.5.1 试验工况第29-30页
        2.5.2 测点布置第30页
        2.5.3 试验加载第30-31页
    2.6 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对比第31-35页
        2.6.1 主梁挠度结果对比第31-32页
        2.6.2 混凝土顶底板应变结果对比第32-33页
        2.6.3 波形钢腹板应力结构对比第33-35页
    2.7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朝阳大桥波箱钢腹板箱梁力学特性第36-49页
    3.1 波形钢腹板“手风琴”效应第36页
    3.2 波形钢腹板等效换算第36-39页
        3.2.1 波形钢腹板位移第37页
        3.2.2 直钢板位移第37-38页
        3.2.3 等效混凝土腹板第38-39页
    3.3 顶底板等效换算第39-41页
        3.3.1 朝阳桥顶底板截面特性第40页
        3.3.2 朝阳桥顶底板截面等效转换第40-41页
    3.4 承弯分析第41-44页
        3.4.1 基本假设第41-42页
        3.4.2 弯矩计算表达式第42-43页
        3.4.3 朝阳大桥弯矩计算第43-44页
    3.5 承剪分析第44-48页
        3.5.1 基本假设第44页
        3.5.2 剪力计算表达式第44-47页
        3.5.3 朝阳桥剪力计算第47-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朝阳大桥波形钢腹板承剪分析第49-71页
    4.1 拟平面假定的论证第49-52页
    4.2 腹板剪力分布规律第52-60页
        4.2.1 分析工况第52页
        4.2.2 波形钢腹板高度方向剪应力分布规律第52-58页
        4.2.3 波形钢腹板横桥向剪应力分布规律第58-60页
    4.3 波形钢腹板承剪比计算第60-61页
        4.3.1 腹板剪力第60页
        4.3.2 混凝土顶底板剪力第60-61页
        4.3.3 承剪比计算公式第61页
    4.4 朝阳大桥波形钢腹板承剪比分析第61-70页
        4.4.1 自重荷载作用下波形钢腹板承剪比第61-62页
        4.4.2 1/4跨均布荷载作用下波形钢腹板承剪比第62-64页
        4.4.3 跨中均布荷载作用下波形钢腹板承剪比第64-65页
        4.4.4 3/4跨均布荷载作用下波形钢腹板承剪比第65-67页
        4.4.5 各工况波形钢腹板承剪比对比第67-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截面参数设计对腹板承剪比的影响分析第71-78页
    5.1 分析模型第71-72页
    5.2 结果对比第72-76页
        5.2.1 顶底板厚度对承剪比的影响第72-73页
        5.2.2 承托高度对承剪比的影响第73-74页
        5.2.3 波形钢腹板梁高度对承剪比的影响第74-75页
        5.2.4 腹板厚度对承剪比的影响第75-76页
    5.3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6.1 结论第78-79页
    6.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录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瘿化痰汤对桥本甲状腺炎阴虚火旺痰凝证TgAb、TPOAb浓度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缩宫清瘀汤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治疗气滞血瘀型胎死不下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