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8-9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9-15页 |
1 一般资料 | 第9-10页 |
1.1 受试者来源 | 第9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9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9-10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0页 |
1.5 剔除标准 | 第1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2.1 随机分组及样本量 | 第10页 |
2.2 盲法实施 | 第10页 |
2.3 治疗方法 | 第10-11页 |
2.4 试验过程 | 第11页 |
2.5 观察指标 | 第11-12页 |
2.6 统计方法 | 第12页 |
3 结果 | 第12-14页 |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第12页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 | 第12-14页 |
3.3 治疗2月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第14页 |
4 典型病例 | 第14-15页 |
讨论 | 第15-22页 |
1 失眠的中西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1 中医对失眠的病因的认识 | 第15页 |
1.2 中医对失眠的病机的认识 | 第15-16页 |
1.3 西医对失眠的病因及病理机制的认识 | 第16页 |
1.4 西医对失眠的病理机制的认识 | 第16-17页 |
2.失眠的中西医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2.1 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进展 | 第17-18页 |
2.2 失眠的西医治疗方法进展 | 第18-19页 |
3 试验结果分析探讨 | 第19-22页 |
3.1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9-20页 |
3.2 穴位埋针组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症患者疗效与药内服组的差异分析 | 第20页 |
3.3 穴位埋针的疗效特点 | 第20-22页 |
结语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
综述 近十年中医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概况 | 第25-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附录 | 第33-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