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HH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3-15页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 | 第16-24页 |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 第16-20页 |
2.1.0 信贷风险的定义 | 第16-17页 |
2.1.1 信贷风险的分类 | 第17-18页 |
2.1.2 信贷风险的特征 | 第18-19页 |
2.1.3 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 | 第19页 |
2.1.4 信贷风险管理的变化 | 第19-20页 |
2.2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4页 |
2.2.1 资产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2 负债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2.2.3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2.2.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中国银行HH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第24-33页 |
3.1 中国银行HH分行概况 | 第24-26页 |
3.1.1 发展历程 | 第24页 |
3.1.2 组织结构 | 第24-25页 |
3.1.3 业务经营情况 | 第25-26页 |
3.2 中国银行HH分行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 第26-29页 |
3.2.1 风险识别 | 第26-27页 |
3.2.2 风险度量 | 第27页 |
3.2.3 风险控制 | 第27-29页 |
3.3 中国银行HH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效果 | 第29-33页 |
3.3.1 不良贷款总额依然较高 | 第30-31页 |
3.3.2 不良贷款前清后冒 | 第31-32页 |
3.3.3 不良贷款行业分布集中 | 第32-33页 |
第4章 中国银行HH分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 第33-37页 |
4.1 风险识别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4.1.1 信贷风险识别能力不强 | 第33页 |
4.1.2 风险识别制度落实不到位 | 第33-34页 |
4.2 风险度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4.2.1 风险度量技术落后 | 第34-35页 |
4.2.2 信用评级结果检验差 | 第35页 |
4.3 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4.3.1 贷后检查不到位 | 第35-36页 |
4.3.2 风险分散工作落后 | 第36-37页 |
第5章 完善中国银行HH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37-41页 |
5.1 提升信贷人员风险识别能力 | 第37-38页 |
5.1.1 加强信贷人员风险识别业务培训 | 第37页 |
5.1.2 加强信贷人员风险识别重要性认识 | 第37-38页 |
5.2 提高风险度量准确性 | 第38-39页 |
5.2.1 加强信贷风险的量化研究 | 第38页 |
5.2.2 完善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 第38-39页 |
5.3 加强风险控制活动的执行 | 第39-41页 |
5.3.1 强化贷后管理 | 第39页 |
5.3.2 加强对贷款结构的调整力度 | 第39-4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