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岩浆岩(火成岩)论文

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和深部过程

致谢第9-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20-29页
    1.1 研究现状第21-25页
        1.1.1 花岗质岩石研究现状第21-22页
        1.1.2 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研究现状第22-25页
    1.2 锆石年代学和Hf-O同位素研究的意义第25-27页
        1.2.1 锆石年代学和Hf-O同位素研究的优势第25-26页
        1.2.2 锆石年代学和Hf-O同位素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和深部过程第26-27页
    1.3 研究内容第27页
    1.4 研究方法第27-28页
    1.5 工作量第28-29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29-36页
    2.1 基底第29-30页
    2.2 盖层第30-33页
    2.3 构造第33-35页
    2.4 岩浆岩第35-36页
第三章 分析方法第36-40页
    3.1 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第36页
    3.2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第36-37页
    3.3 SIMS锆石氧同位素分析第37-38页
    3.4 LA-MC-ICP-MS Hf同位素分析第38页
    3.5 Sr-Nd同位素分析第38-40页
第四章 铜陵地区侵入岩及其中暗色包体第40-81页
    4.1 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第40-43页
    4.2 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第43-52页
        4.2.1 锆石U-Pb年龄第43-46页
        4.2.2 主量元素特征第46-49页
        4.2.3 微量元素特征第49-50页
        4.2.4 Sr-Nd同位素特征第50-51页
        4.2.5 Hf-O同位素特征第51-52页
    4.3 讨论第52-59页
        4.3.1 岩浆过程第52-54页
        4.3.2 岩石成因第54-59页
    4.4 小结第59-60页
    附表第60-81页
第五章 宁芜盆地和繁昌盆地火山岩第81-120页
    5.1 宁芜盆地火山岩第81-92页
        5.1.1 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第81-83页
        5.1.2 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第83-89页
        5.1.3 讨论第89-92页
    5.2 繁昌盆地火山岩第92-98页
        5.2.1 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第92-94页
        5.2.2 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第94-96页
        5.2.3 讨论第96-98页
    5.3 小结第98-100页
    附表第100-120页
第六章 繁昌地区侵入岩第120-143页
    6.1 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第120-121页
    6.2 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第121-126页
        6.2.1 锆石U-Pb年龄第121-123页
        6.2.2 主量元素特征第123-125页
        6.2.3 微量元素特征第125页
        6.2.4 Sr-Nd同位素特征第125-126页
        6.2.5 Hf-O同位素特征第126页
    6.3 讨论第126-131页
        6.3.1 岩浆过程第126-129页
        6.3.2 岩石成因第129-131页
    6.4 小结第131-132页
    附表第132-143页
第七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区域构造背景演化模型第143-146页
第八章 结论第146-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66页
附录 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形成年龄统计表第166-17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地方政府规模适度化评价问题研究
下一篇:结构分析QR法及其在超高巨型框架结构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