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程泵站水锤计算分析及防护措施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7-12页 |
1.1 泵站水锤概述 | 第7-8页 |
1.2 水锤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1.3 水锤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4 水锤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5 研究的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水锤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 第12-23页 |
2.1 水锤特征线法基本原理 | 第12-14页 |
2.2 水泵端边界条件方程 | 第14页 |
2.3 管道出口断面边界条件方程 | 第14页 |
2.4 停泵水锤水柱分离模型 | 第14-16页 |
2.5 上游水池重力输水水锤计算模型 | 第16-18页 |
2.6 复杂管路系统 | 第18-23页 |
第三章 气液两相瞬变流 | 第23-32页 |
3.1 气泡的形成 | 第23-24页 |
3.2 调压塔漏空 | 第24-27页 |
3.3 有自由气体时的波速 | 第27-29页 |
3.4 气液两相流的分析方法 | 第29页 |
3.5 自由气休一离散模型 | 第29-32页 |
第四章 泵站水锤防护措施 | 第32-44页 |
4.1 泵站规划设计中的水锤防护 | 第32-33页 |
4.2 产生负压的防护措施 | 第33-42页 |
4.3 升压过高的防护措施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工程计算实例 | 第44-64页 |
5.1 工程背景 | 第44-49页 |
5.2 计算资料及控制条件 | 第49-52页 |
5.3 比选方案计算结果分析 | 第52-59页 |
5.4 最终选定方案计算结果分析 | 第59-63页 |
5.5 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6.1 总结 | 第64页 |
6.2 建议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