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导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2 农户借贷行为的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2.1.1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 第13页 |
2.1.2 计划行为理论 | 第13-14页 |
2.1.3 农村金融理论 | 第14-15页 |
2.1.4 不完全信息理论 | 第15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18-20页 |
3 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现状及其理论分析 | 第20-25页 |
3.1 金融供求失衡的表现 | 第20-21页 |
3.1.1 总量失衡 | 第20页 |
3.1.2 结构失衡 | 第20-21页 |
3.1.3 区域性失衡 | 第21页 |
3.1.4 制度性失衡 | 第21页 |
3.2 金融失衡内在机理分析 | 第21-24页 |
3.2.1 产权制度不健全 | 第22页 |
3.2.2 金融主体激励不足 | 第22-23页 |
3.2.3 制度安排不合理 | 第23页 |
3.2.4 政策性误区仍然较为明显 | 第23-24页 |
3.3 金融失衡的理论分析 | 第24页 |
3.4 小结 | 第24-25页 |
4 粮食主产区的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研究 | 第25-34页 |
4.1 调查问卷的说明及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4.1.1 调查问卷说明 | 第25页 |
4.1.2 调查农户的总体情况分析 | 第25-27页 |
4.2 调查农户的借贷行为特征 | 第27-28页 |
4.2.1 农户的分类 | 第27页 |
4.2.2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借贷行为特征比较分析 | 第27-28页 |
4.3 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4.4 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的计量模型 | 第29-30页 |
4.4.1 变量定义 | 第29-30页 |
4.4.2 计量模型与计量方法说明 | 第30页 |
4.5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4.5.1 描述性分析 | 第30-31页 |
4.5.2 Probit回归分析 | 第31-33页 |
4.6 小结 | 第33-34页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34-3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4-35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35-38页 |
5.2.1 完善三农扶持政策,为农村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第35页 |
5.2.2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元化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 | 第35-36页 |
5.2.3 强化金融机构自身建设,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 第36页 |
5.2.4 加强职业农民培育,提高农户信用意识和融资能力 | 第36-38页 |
6 展望与进一步讨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和完成的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