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户参与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4-16页 |
1.5.1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2.1 蔬菜可追溯体系概况 | 第16-18页 |
2.1.1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1.2 主要特征及构成要素 | 第17-18页 |
2.2 国外蔬菜可追溯综述 | 第18-19页 |
2.3 国内蔬菜可追溯综述 | 第19-20页 |
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0-22页 |
3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3.1 农户行为理论 | 第22-23页 |
3.1.1 生产者行为理论 | 第22页 |
3.1.2 计划行为理论 | 第22页 |
3.1.3 行为决策理论 | 第22-23页 |
3.1.4 外部性理论 | 第23页 |
3.2 食品可追溯原理 | 第23-25页 |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24页 |
3.2.2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原则 | 第24页 |
3.2.3 ISO9000族标准 | 第24-25页 |
4 农户和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描述性分析 | 第25-32页 |
4.1 数据来源 | 第25-26页 |
4.1.1 调研地区 | 第25页 |
4.1.2 调研方案 | 第25-26页 |
4.2 农户特征分析 | 第26-31页 |
4.2.1 个人特征 | 第26-28页 |
4.2.2 认知特征 | 第28页 |
4.2.3 收入特征 | 第28-30页 |
4.2.4 生产记录特征 | 第30-31页 |
4.3 政策特征 | 第31页 |
4.4 其他特征 | 第31-32页 |
5 农户参与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意愿的实证分析 | 第32-36页 |
5.1 模型选择 | 第32页 |
5.2 模型变量定义 | 第32-33页 |
5.3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36-3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6-3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37-38页 |
6.2.1 遵循蔬菜可追溯建设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 | 第37页 |
6.2.2 加强立法规范,统一制度标准 | 第37页 |
6.2.3 加强政府的主导地位,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 第37页 |
6.2.4 建设统一完善的蔬菜追溯信息共享平台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