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面波导互耦式馈电的多陷波超宽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超宽带陷波天线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超宽带天线基本理论 | 第16-28页 |
2.1 天线的主要功能和特性 | 第16-19页 |
2.1.1 能量转换以及定向性 | 第16页 |
2.1.2 发射或接收规定极化波 | 第16-19页 |
2.1.3 互易性及良好的频率特性 | 第19页 |
2.2 超宽带天线主要技术指标 | 第19-26页 |
2.2.1 方向性函数及方向图 | 第19-21页 |
2.2.2 主瓣宽度、副瓣电平及前后比 | 第21-22页 |
2.2.3 天线方向性系数、效率和增益 | 第22-24页 |
2.2.4 天线的输入阻抗 | 第24-25页 |
2.2.5 天线的带宽 | 第25页 |
2.2.6 天线的有效长度 | 第25-26页 |
2.3 有限元分析法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设计 | 第28-44页 |
3.1 超宽带天线的设计要求 | 第28-29页 |
3.2 馈电结构 | 第29-31页 |
3.3 超宽带天线频带拓展 | 第31-34页 |
3.3.1 频带拓展方法 | 第31-32页 |
3.3.2 新型的频带扩展超宽带天线的设计 | 第32-34页 |
3.4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设计 | 第34-42页 |
3.4.1 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的设计方法的介绍 | 第34-35页 |
3.4.2 超宽带天线辐射贴片小型化设计 | 第35-36页 |
3.4.3 超宽带天线馈电线的小型化设计 | 第36-38页 |
3.4.4 超宽带天线接地面的小型化设计 | 第38-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的设计 | 第44-78页 |
4.1 缺陷地结构(DGS) | 第44-52页 |
4.1.1 缺陷地结构及其等效电路的分析 | 第44-46页 |
4.1.2 可控带宽的DGS结构天线设计 | 第46-52页 |
4.2 SRR/CSRR的多陷波超宽带天线 | 第52-64页 |
4.2.1 SRR/CSRR的结构和等效电路分析 | 第52-58页 |
4.2.2 载有CSRR的超宽带陷波天线 | 第58-64页 |
4.3 改进的CSRR多陷波超宽带天线的设计 | 第64-77页 |
4.3.1 酒杯型超宽天线加载椭圆型CSRR | 第64-66页 |
4.3.2 改进多陷波超宽带天线的性能分析 | 第66-71页 |
4.3.3 其他参数变化对陷波宽带的影响 | 第71-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