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14-15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15-16页 |
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概述 | 第16-25页 |
2.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定义及成因 | 第16-18页 |
2.1.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 | 第16-18页 |
2.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 | 第18-21页 |
2.2.1 内部因素 | 第18-20页 |
2.2.2 外部因素 | 第20-21页 |
2.3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衡量方法 | 第21-25页 |
2.3.1 静态衡量法 | 第21-23页 |
2.3.2 动态衡量法 | 第23-25页 |
3 G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分析 | 第25-37页 |
3.1 G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 第25-33页 |
3.1.1 法定存款淮备金率 | 第25-26页 |
3.1.2 融资成本 | 第26-27页 |
3.1.3 表外业务余额 | 第27-28页 |
3.1.4 流动性风险 | 第28-30页 |
3.1.5 防范风险能力 | 第30-32页 |
3.1.6 补偿风险能力 | 第32-33页 |
3.1.7 小结 | 第33页 |
3.2 G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基本状况 | 第33-34页 |
3.3 G银行流动性风险存在问题 | 第34-37页 |
3.3.1 由于资产配置不合理而较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 第34-35页 |
3.3.2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值得关注 | 第35页 |
3.3.3 过于依赖同业市场融资其他融资渠道较少 | 第35页 |
3.3.4 流动性风险防范意识和方法不足 | 第35页 |
3.3.5 流动性风险预警体系不够完善 | 第35-37页 |
4 G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7-45页 |
4.1 压力测试风险因子的选取 | 第37-39页 |
4.1.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第37-38页 |
4.1.2 融资成本 | 第38页 |
4.1.3 表外业务余额 | 第38页 |
4.1.4 存贷比 | 第38-39页 |
4.2 G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 | 第39-45页 |
4.2.1 压力测试模型的构建 | 第39-41页 |
4.2.2 压力情景设计 | 第41-43页 |
4.2.3 对G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 第43-45页 |
5 提高G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议 | 第45-47页 |
5.1 多渠道增加资金来源 | 第45页 |
5.2 增强动性风险防范意识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 | 第45页 |
5.3 优化资产结构 | 第45-46页 |
5.4 拓宽业务范围鼓励金融创新 | 第46页 |
5.5 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预警机制 | 第46-4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