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oT标记的内蒙古地区西伯利亚杏遗传多样性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1.1 遗传多样性概念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1.2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1.3 遗传多样性影响因子 | 第12-13页 |
1.2 西伯利亚杏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SCoT分子标记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16-18页 |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18页 |
2.2.1 试验仪器 | 第18页 |
2.2.2 试验试剂 | 第18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18-21页 |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8页 |
2.3.2 DNA纯度和浓度检测 | 第18-19页 |
2.3.3 SCoT-PCR体系建立和程序 | 第19页 |
2.3.4 SCoT引物筛选 | 第19页 |
2.3.5 退火温度梯度测试 | 第19页 |
2.3.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19-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2页 |
3.1 DNA提取 | 第21页 |
3.2 引物筛选及退火温度梯度测试 | 第21-23页 |
3.3 SCoT引物多态性 | 第23-25页 |
3.4 种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 第25-27页 |
3.5 种源遗传结构分析 | 第27-32页 |
3.5.1 种源间遗传结构分析 | 第27-29页 |
3.5.2 种源个体遗传结构分析 | 第29-32页 |
4 讨论 | 第32-36页 |
4.1 SCoT标记多态性 | 第32页 |
4.2 西伯利亚杏遗传多样性 | 第32-33页 |
4.3 西伯利亚杏遗传分化 | 第33-34页 |
4.4 西伯利亚杏遗传结构 | 第34页 |
4.5 西伯利亚杏资源保护 | 第34-36页 |
5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