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页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一、案例指导制度概述 | 第13-19页 |
(一) 案例指导制度的由来 | 第13页 |
(二) 案例指导制度产生的原因 | 第13-14页 |
1. 立法与社会发展不能同步,各类法律之间缺乏统一性 | 第13-14页 |
2. 司法自由裁量权实行不规范,对于法律认识水平不统一 | 第14页 |
(三) 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1. 案例指导制度的雏形 | 第14-15页 |
2. 案例指导制度的初步确立 | 第15-16页 |
(四) 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内涵 | 第16-19页 |
1. 对案例指导制度的性质界定 | 第16-17页 |
2. 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重要意义 | 第17-19页 |
(1) 弥补现有成文法的不足 | 第17页 |
(2) 优化自由裁量权 | 第17页 |
(3) 提升审判者水平 | 第17-18页 |
(4) 提升案件处理效率 | 第18页 |
(5) 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18-19页 |
二、案例指导制度取得的成就 | 第19-25页 |
(一) 发布了11批指导性案例 | 第19页 |
(二) 指导性案例问题评释 | 第19-25页 |
1. 颁布问题 | 第19页 |
2. 指导性案例遴选条件问题 | 第19-21页 |
3. 指导性案例结构与内容问题 | 第21-25页 |
三、案例指导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一) 问卷调查——以益阳市各级法院为例 | 第25-27页 |
1. 样本选择 | 第25页 |
2. 问卷设计 | 第25-27页 |
3. 问卷调查结果 | 第27页 |
(二) 益阳市案例指导指导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1. 相关法院对于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认识不足,重视力度不够 | 第27-28页 |
2. 特色案例指导的应用率不高,日常断案还是以以往方案为主 | 第28页 |
3. 案例指导难以判定相似性,缺乏衡量标准 | 第28-29页 |
四、案例指导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一) 案例指导制度和发布程序不健全 | 第29页 |
(二) 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 | 第29-30页 |
(三) 适用对象模糊,没有形成明确概念 | 第30页 |
(四) 应用主体自身水平不一 | 第30-31页 |
五、案例指导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1-39页 |
(一) 完善法律统一机制 | 第31-32页 |
(二) 严格选取典型案例,发挥有效指导作用 | 第32-33页 |
(三) 明确指导性案例与各级法院发布的案例区别 | 第33-34页 |
(四) 提升指导性案例的发布质量,实现案例指导的普遍适用性 | 第34-36页 |
1. 规范发布主体,适用效力进一步增强 | 第35页 |
2. 广辟征集渠道,人民监督员具有推荐案例资格 | 第35-36页 |
3. 公开发布,也要及时清理 | 第36页 |
(五) 更新指导性案例,防止案例冲突 | 第36-37页 |
(六) 提升法官水平,提升案件处理能力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