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岩垂草在重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效益初步研究--以南川区南平镇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17页
   ·岩溶石漠化的定义及其认识的形成过程第10-11页
   ·我国石漠化的分布情况第11页
   ·石漠化地区社会经济现状第11-12页
   ·石漠化成因分析第12-13页
     ·自然因素第12页
     ·人为因素第12-13页
   ·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概况第13-17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3-14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4-16页
     ·现有治理模式的不足第16-17页
第2章 选题背景、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第17-22页
   ·研究背景第17-18页
   ·重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第18-19页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选题的目的第19页
     ·岩垂草的基本特性第19页
     ·岩垂草的引种效果第19-20页
     ·选题的意义第20页
   ·研究内容第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21-22页
第3章 区域概况、监测与实验方法第22-24页
   ·研究区概况第22页
   ·实验样地的选择第22页
   ·研究区生态环境监测与实验方法第22-24页
     ·研究区气候监测第22-23页
     ·土壤理化性质监测第23页
     ·径流量和泥沙量的测定第23页
     ·岩垂草生物指标测定第23-24页
第4章 岩垂草生态效益监测结果分析第24-38页
   ·岩垂草植被盖度和根系基本特征第24-27页
     ·岩垂草盖度特征第24页
     ·不同岩垂草盖度地表径流分析第24-26页
     ·岩垂草根系基本特征第26-27页
   ·土壤温差效应第27-29页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29-34页
     ·土壤含水量变化情况分析第30-31页
     ·土壤容重变化情况分析第31-32页
     ·土壤孔性变化情况分析第32-33页
     ·土壤渗透性变化情况分析第33-34页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34-35页
   ·岩垂草水保效益分析第35-38页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第35-36页
     ·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第36-38页
第5章 岩垂草生态效益评估第38-45页
   ·岩垂草生态效益综合评估第38-41页
     ·评估方法第38-39页
     ·分析与结果第39-41页
   ·结论第41页
   ·研究总结第41-44页
   ·不足与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3页
附录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简介、发表论文、参加课题、学术活动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壳聚糖对畜禽废水Cu2+、Zn2+的捕集
下一篇:基于LUCC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以重庆市忠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