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视角下的威廉·戈尔丁小说研究--以《蝇王》《继承者》《黑暗昭昭》为例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26页 |
第一节 威廉·戈尔丁小说国外研究简述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威廉·戈尔丁小说国内研究简述 | 第13-19页 |
第三节 对伦理学的简述与文学文本界定 | 第19-26页 |
第一章 人是一种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天性与人性 | 第26-45页 |
第一节 欲望狂欢与伦理失禁 | 第26-36页 |
一、欲望狂欢:《蝇王》中的荒岛喋血 | 第26-31页 |
二、伦理失禁:《黑暗昭昭》中的无序 | 第31-36页 |
第二节 道德献祭与人性堤坝 | 第36-44页 |
一、道德献祭:牺牲者西蒙与麦蒂 | 第36-39页 |
二、人性堤坝:如何防止"恶"的迸发 | 第39-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二章 卢梭的,还是达尔文的:自然与文明 | 第45-64页 |
第一节 自然与蒙昧 | 第45-55页 |
一、自然≠蒙昧:失语的尼安德特人 | 第45-51页 |
二、"自然=蒙昧"的神话:被制造的"新人"文明 | 第51-55页 |
第二节 文明及其敌人 | 第55-63页 |
一、"瀑布"意象:征服自然力的新人 | 第55-59页 |
二、反思科技至上中心论:美与涂阿米的"刀" | 第59-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三章 上帝死了吗:祛魅与复魅 | 第64-81页 |
第一节 基督教伦理与弃神的表现 | 第64-70页 |
一、基督教伦理关键词 | 第64-67页 |
二、弃神的表现:迷失的荒岛与现代社会 | 第67-70页 |
第二节 基督教伦理命途的曲与直 | 第70-80页 |
一、弃神的历史和原因 | 第71-74页 |
二、先知形象与拯救:拯救者西蒙和麦蒂 | 第74-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四章 关于底线伦理的思考 | 第81-91页 |
第一节 当前的伦理困境:戈尔丁之问 | 第81-84页 |
一、"一"的消散 | 第81-82页 |
二、"人"的有限性 | 第82-84页 |
第二节 想象一种底线伦理:戈尔丁之思 | 第84-86页 |
一、构想底线伦理的背景 | 第84页 |
二、底线伦理的阐述 | 第84-86页 |
第三节 底线伦理的困境:不止于戈尔丁 | 第86-89页 |
一、极端境遇 | 第86-87页 |
二、理性悖论 | 第87-88页 |
三、底线伦理与外部条件 | 第88-89页 |
小结 | 第89-91页 |
结语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1页 |
论文致谢 | 第101-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