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舞蹈论文--舞蹈理论论文--舞蹈艺术史论文

古代舞蹈复现的实践探索论证--以唐乐舞、昆舞、梨园舞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0页
    一、研究对象及范围第7页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第7页
    三、文献综述第7-8页
    四、研究方法、设想及内容第8-10页
第一章 古代舞蹈复现实践探索之源第10-14页
    第一节 古代舞之“名”第10-12页
    第二节 古代舞蹈的遗存现状第12-14页
第二章 古代舞蹈复现实践探索之径第14-27页
    第一节 复现实践探索之因第14-18页
        一、为何复现第14-15页
            (一)国家主流意识的觉醒第14页
            (二)舞蹈自身发展形态的回归第14-15页
        二、何为复现的实践探索第15-17页
        三、复现实践探索的目的第17-18页
    第二节 古代舞蹈复现的实践探索不同形式第18-27页
        一、戏曲动态形式第19-23页
            (一)舞蹈到戏曲舞蹈的形式转变第20-21页
            (二)戏曲舞蹈到舞蹈的形式回归第21-23页
        二、文史静态形式第23-27页
            (一)舞蹈到舞图、舞谱的舞蹈形式保存第23-25页
            (二)舞图、舞谱到舞蹈的形式再现第25-27页
第三章 古代舞蹈复现的实践探索文化内涵第27-46页
    第一节 中国传统艺术观的体现第27-32页
        一、礼第27-29页
        二、乐第29-30页
        三、和第30-32页
    第二节 中国古典审美风韵的彰显第32-46页
        一、动作体态、动势上——规范化第32-37页
            (一)梨园舞蹈之规范第32-34页
            (二)昆舞之规范第34-35页
            (三)唐乐舞之规范第35-37页
        二、形式上——程式化第37-39页
            (一)梨园舞蹈之程式第37页
            (二)昆舞之程式第37-38页
            (三)唐乐舞之程式第38-39页
        三、审美风格、形态上——雅化第39-46页
            (一)探因第39-40页
            (二)审态第40-42页
            (三)话风格第42-43页
            (四)品意韵第43-46页
第四章 古代舞蹈复现的实践探索艺术特征第46-50页
    第一节 抒情性第46-47页
    第二节 空间性第47-50页
第五章 古代舞蹈复现的实践探索历史意义第50-53页
    第一节 舞蹈身体语言的再生第50-51页
    第二节 古典审美的复现与传承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急性卒中患者住院费用与预后
下一篇:太湖流域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与环境污染群落生态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