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松茸高产菌株选育、发酵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

前言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23页
    1.1 松茸研究概况第14-17页
        1.1.1 松茸化学成分第14-16页
        1.1.2 松茸的药理作用第16-17页
    1.2 药用真菌的育种与液体发酵第17-21页
        1.2.1 药用真菌的育种第17-18页
        1.2.2 药用真菌的液体发酵第18-21页
    1.3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21-23页
第2章 松茸高产菌株诱变选育第23-33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3-24页
        2.2.1 菌种第23页
        2.2.2 主要仪器第23-24页
        2.2.3 主要试剂第24页
        2.2.4 培养基第24页
    2.3 实验方法第24-27页
        2.3.1 培养方法第24-25页
        2.3.2 松茸诱变选育第25-26页
        2.3.3 有效成分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第26-27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7-31页
        2.4.1 NTG诱变选育结果第27-30页
        2.4.2 DES诱变选育结果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松茸高产菌株培养基优化第33-43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实验材料第33页
        3.2.1 菌种第33页
        3.2.2 主要仪器第33页
        3.2.3 主要试剂第33页
        3.2.4 培养基第33页
    3.3 实验方法第33-35页
        3.3.1 培养方法第33-34页
        3.3.2 有效成分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第34页
        3.3.3 满意度函数的建立第34页
        3.3.4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34-35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5-41页
        3.4.1 单因素实验结果第35-36页
        3.4.2 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第36-38页
        3.4.3 Box?Behnken实验设计第38-40页
        3.4.4 期望值D的响应面分析第40-41页
        3.4.5 验证实验第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松茸高产菌株发酵条件优化第43-56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实验材料第43-44页
        4.2.1 菌种第43页
        4.2.2 主要仪器第43页
        4.2.3 主要试剂第43页
        4.2.4 培养基第43-44页
    4.3 实验方法第44-46页
        4.3.1 培养方法第44页
        4.3.2 有效成分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第44页
        4.3.3 满意度函数的建立第44页
        4.3.4 松茸高产诱变菌株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第44-46页
    4.4 摇瓶培养条件优化结果第46-55页
        4.4.1 单因素实验结果第46-51页
        4.4.2 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第51-52页
        4.4.3 Box-Behnken设计实验第52-54页
        4.4.4 期望值D的响应面分析第54页
        4.4.5 验证实验第54-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松茸抗氧化抗疲劳活性研究第56-71页
    5.1 引言第56页
    5.2 仪器与材料第56-58页
        5.2.1 实验动物第56页
        5.2.2 主要仪器第56-57页
        5.2.3 主要试剂第57-58页
    5.3 实验方法第58-61页
        5.3.1 样品制备第58页
        5.3.2 分组及给药第58页
        5.3.3 动物实验第58-59页
        5.3.4 标本采集及检测第59-60页
        5.3.5 Western Blot分析第60页
        5.3.6 数据处理第60-61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61-70页
        5.4.1 小鼠行为学结果第61-63页
        5.4.2 小鼠样本采集检测结果第63-69页
        5.4.3 松茸调节肝脏中蛋白表达分析第69-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6章 全文工作总结和后续工作建议第71-73页
    6.1 主要研究成果第71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附录第78-89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89-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数据挖掘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证候相关因素研究
下一篇: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Hcy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