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身韵动律节奏探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题解 | 第7-9页 |
| 绪论 | 第9-12页 |
|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9页 |
| (二)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9-10页 |
|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四)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0-12页 |
| 一 中国古典舞与传统音乐节奏共性分析 | 第12-15页 |
| (一) "线"的韵律体现 | 第12-13页 |
| (二) "气"的虚实相生 | 第13-14页 |
| (三) "情"的动机表达 | 第14-15页 |
| 二 中国古典舞身韵动律节奏的内涵 | 第15-22页 |
| (一) "起"——意、气、力的准备 | 第15-17页 |
| 1. 内外相合 | 第15-16页 |
| 2. 反势对比 | 第16-17页 |
| (二) "行"——慢的延展、快的松活 | 第17-18页 |
| 1. 慢的延展 | 第17-18页 |
| 2. 快的松活 | 第18页 |
| (三) "止"——势与态 | 第18-20页 |
| 1. 内静外动延"势" | 第19-20页 |
| 2. 外静内动呈"态" | 第20页 |
| (四) 自在节奏 | 第20-22页 |
| 1. 顺势而为 | 第20-21页 |
| 2. 个性体现 | 第21-22页 |
| 三 动律节奏与教学的关系 | 第22-28页 |
| (一) 归纳节奏类型,提高教学效率 | 第22-24页 |
| 1. 柔和、缓慢 | 第23页 |
| 2. 灵巧、弹性 | 第23页 |
| 3. 刚脆、闪顿 | 第23页 |
| 4. 刚韧、抻延 | 第23-24页 |
| (二) 动律节奏与技术的关系 | 第24-25页 |
| 1. 把握自在节奏,顺势带出技术 | 第24页 |
| 2. 利用节奏特点突出技术亮点 | 第24-25页 |
| (三) 动律节奏与形象塑造的关系 | 第25-28页 |
| 1. 音乐选择的重要性 | 第25-26页 |
| 2. 形成动作语言 | 第26-28页 |
| 结论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 致谢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