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蔬菜病虫害论文

黄曲条跳甲的非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1.1 黄曲条跳甲的生物学特性第12-13页
        1.1.1 黄曲条跳甲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第12页
        1.1.2 黄曲条跳甲的发生规律第12-13页
    1.2 黄曲条跳甲防治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生物防治第13-14页
        1.2.2 农业防治第14页
        1.2.3 物理防治第14-15页
        1.2.4 化学防治第15页
    1.3 黄曲条跳甲防治存在问题第15-16页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黄曲条跳甲高致病力绿僵菌的筛选及其致病机理研究第17-3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7-18页
        2.1.1 供试菌株第17页
        2.1.2 供试昆虫第17页
        2.1.3 培养基第17页
        2.1.4 主要供试仪器第17-18页
    2.2 试验方法第18-20页
        2.2.1 黄曲条跳甲高致病绿僵菌筛选第18页
        2.2.2 Ma6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致病力复测第18页
        2.2.3 菌株Ma6生物学特性的测定第18-19页
            2.2.3.1 基础培养基的筛选第18-19页
            2.2.3.2 绿僵菌菌株Ma6培养特性研究第19页
        2.2.4 Ma6菌株侵染黄曲条跳甲的电镜扫描第19-20页
    2.3 数据处理第20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0-28页
        2.4.1 供试菌株对黄曲条跳甲的致病力第20-21页
        2.4.2 菌株Ma6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致病力第21页
        2.4.3 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Ma6的生长特性第21-25页
        2.4.4 绿僵菌侵染黄曲条跳甲电镜扫描结果第25-28页
            2.4.4.1 附着部位第25页
            2.4.4.2 侵染方式第25-28页
    2.5 讨论第28-30页
第三章 植物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的忌避作用第30-36页
    3.1 材料与处理第30页
        3.1.1 植物提取物第30页
        3.1.2 供试昆虫第30页
        3.1.3 主要供试仪器第30页
    3.2 试验方法第30-32页
        3.2.1 选择行为测定第30-31页
        3.2.2 拒食作用测定第31页
        3.2.3 选择性着落测定第31-32页
    3.3 数据处理第32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2-35页
        3.4.1 选择行为第32-33页
        3.4.2 拒食作用第33-34页
        3.4.3 选择性着落第34-35页
    3.5 讨论第35-36页
第四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黄曲条跳甲田间种群的影响第36-45页
    4.1 材料与处理第36页
        4.1.1 试验时间与地点第36页
        4.1.2 试验作物第36页
        4.1.3 试验材料第36页
    4.2 试验方法第36-37页
        4.2.1 试验布局第36-37页
        4.2.3 调查方法第37页
    4.3 数据处理第37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4.4.1 间作对黄曲条跳甲种群的影响第37-40页
        4.4.2 轮作对黄曲条跳甲种群的影响第40-43页
    4.5 讨论第43-45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综合评估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的关系
下一篇: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不同培养模型的构建及DNA甲基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