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王朝时期藏族艺术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1.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重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难点 | 第17页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吐蕃王朝政权与吐蕃艺术 | 第18-23页 |
2.1 吐蕃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 第18-20页 |
2.1.1 吐蕃王朝的建立与扩张 | 第18-19页 |
2.1.2 吐蕃王朝的分裂与衰亡 | 第19-20页 |
2.2 吐蕃王朝的历史地位 | 第20-21页 |
2.3 吐蕃王朝与吐蕃艺术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吐蕃时期藏族艺术形成与发展的文化渊源 | 第23-35页 |
3.1 吐蕃艺术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因素 | 第23-30页 |
3.1.1 吐蕃艺术根植的自然环境 | 第23-25页 |
3.1.2 吐蕃政治体制对吐蕃艺术的影响 | 第25-26页 |
3.1.3 农牧业经济体制对吐蕃艺术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4 宗教融合对吐蕃艺术的影响 | 第27-29页 |
3.1.5 文化的发展对吐蕃艺术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 吐蕃王朝的扩展与周边民族的艺术交流 | 第30-35页 |
3.2.1“和亲”引发的汉地艺术的输入 | 第30-31页 |
3.2.2 周边其他民族艺术向吐蕃的渗透 | 第31-35页 |
第四章 吐蕃王朝时期艺术的形式 | 第35-53页 |
4.1 吐蕃艺术的形式和风格特征 | 第35-45页 |
4.1.1 吐蕃服饰 | 第35-38页 |
4.1.2 吐蕃建筑 | 第38-41页 |
4.1.3 吐蕃金银器 | 第41-43页 |
4.1.4 吐蕃绘画 | 第43-45页 |
4.2 吐蕃王朝对后来藏族艺术的影响 | 第45-53页 |
4.2.1 服饰的传承性 | 第45-46页 |
4.2.2 建筑的多元化 | 第46-48页 |
4.2.3 绘画的功能化 | 第48-50页 |
4.2.4 工艺美术的发展 | 第50-53页 |
第五章 吐蕃王朝时期藏族艺术的审美意蕴 | 第53-58页 |
5.1 基于图案纹样的审美文化 | 第53-54页 |
5.2 基于吐蕃艺术的工艺运用 | 第54-56页 |
5.3 基于色彩心理学的审美价值取向 | 第56-58页 |
第六章 藏族艺术的文化内涵 | 第58-62页 |
6.1 物化于藏族艺术上的宗教情感 | 第58-59页 |
6.2 物化于藏族艺术上的民族精神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