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北京市定向安置房规划选址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第12-18页
        1.2.1 关于住房保障的一些基础理论第13-14页
        1.2.2 保障房选址理论研究第14-16页
        1.2.3 国内学者的其他研究第16-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21页
        1.3.1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8页
        1.3.2 技术路线第18-21页
第二章 北京定向安置房规划选址现状第21-31页
    2.1 定向安置房相关概念第21页
        2.1.1 保障性住房第21页
        2.1.2 定向安置房第21页
        2.1.3 规划选址第21页
    2.2 北京定向安置房建设及发展第21-24页
        2.2.1 中国保障房建设体系发展第21页
        2.2.2 北京定向安置房建设发展第21-24页
    2.3 定向安置房规划选址现状第24页
        2.3.1 选址程序第24页
        2.3.2 选址模式第24页
    2.4 安置房规划选址存在问题第24-29页
        2.4.1 安置房选址过度集中第25-26页
        2.4.2 安置房规划选址公示不足第26-27页
        2.4.3 居民满意度低第27-28页
        2.4.4 制约工程建设第28-29页
    2.5 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定向安置房规划选址影响因素分析第31-51页
    3.1 定向安置房规划选址影响因素分析技术路线第31-32页
    3.2 定向安置房规划选址影响因素确定第32-38页
        3.2.1 案例分析第32-33页
        3.2.2 专家访谈第33-34页
        3.2.3 问卷调查第34-38页
        3.2.4 安置房规划选址影响因素第38页
    3.3 安置房选址影响因素层次关系分析第38-45页
        3.3.1 规划符合性分析第38页
        3.3.2 安置资金平衡第38-39页
        3.3.3 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分析第39-41页
        3.3.4 原址回迁第41页
        3.3.5 安置房建设规模相关性分析第41-43页
        3.3.6 建设场地条件第43-44页
        3.3.7 安置房规划选址影响因素层次关系第44-45页
    3.4 安置房规划选址影响因素权重分析第45-50页
        3.4.1 分析方法介绍--AHP方法第45-46页
        3.4.2 安置房规划选址影响因素权重分析第46-50页
    3.5 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定向安置房规划选址决策体系第51-61页
    4.1 定向安置房规划选址程序现状第51页
    4.2 项目发起第51-52页
        4.2.1 城市发展需要第51-52页
        4.2.2 危房改造需要第52页
        4.2.3 重点工程建设需要第52页
        4.2.4 土地整理储备需要第52页
    4.3 规划选址第52-58页
        4.3.1 区域选址第53-56页
        4.3.2 地块选择第56-58页
    4.4 选址方案公示第58页
    4.5 定向安置房规划选址决策体系第58-59页
    4.6 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案例分析—潭柘寺镇定向安置房项目第61-71页
    5.1 潭柘寺镇定向安置房项目概况第61-62页
    5.2 潭柘寺镇定向安置房项目发起第62页
    5.3 潭柘寺镇定向安置房项目基础调研第62-68页
        5.3.1 规划调研第62-64页
        5.3.2 公共配套服务设施调研第64-67页
        5.3.3 场地调研第67页
        5.3.4 建筑规模分析第67-68页
    5.4 潭柘寺镇定向安置房项目规划选址评价第68-69页
        5.4.1 区域选址第68页
        5.4.2 地块选址第68-69页
    5.5 潭柘寺镇定向安置房项目规划选址反馈第69-70页
        5.5.1 规划配套建设进度滞后第69-70页
        5.5.2 地块选择较为合理第70页
        5.5.3 公示不足影响大第70页
    5.6 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研究结论第71-72页
    6.2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致谢第75-7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沪昆高速株洲东入口长株潭高速株洲北入口景观设计
下一篇:“相界”品牌象形陶瓷茶具及包装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