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 ·研究进展综述 | 第11-14页 |
| ·土壤性质的空间异质性 | 第11-12页 |
| ·采样密度对土壤性质空间分布格局评价的影响 | 第12-13页 |
| ·土壤性质空间异质性与地形的关系 | 第13-14页 |
| ·本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6-21页 |
| ·天童常绿阔叶林20公顷动态监测样地介绍 | 第16-19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6-18页 |
| ·样地的建立与植被调查 | 第18页 |
| ·群落概况 | 第18-19页 |
| ·土壤采样方案和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 ·土壤采样方案 | 第19页 |
| ·土壤样品采集、研磨和保存方法 | 第19-20页 |
| ·土壤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 第3章 天童常绿阔叶林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规律和分布格局 | 第21-3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 ·样地概况 | 第21页 |
| ·土壤采样与分析方法 | 第21页 |
| ·数据分析 | 第21-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 ·土壤性质的描述性统计 | 第24-25页 |
| ·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规律 | 第25-26页 |
| ·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26-27页 |
| ·讨论 | 第27-28页 |
| ·土壤性质的空间异质性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4章 采样密度对土壤性质空间分布格局评价的影响—以土壤全碳为例 | 第30-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 ·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 ·随机取样方法 | 第31页 |
| ·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 ·不同采样密度对土壤全碳地统计学特征的影响 | 第32-33页 |
| ·不同采样密度下土壤全碳的空间分布预测结果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5章 土壤性质空间异质性与地形的关系 | 第36-4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 ·土壤性质数据来源 | 第36页 |
| ·地形类型的划分 | 第36-37页 |
| ·排序分析 | 第37-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 ·地形对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的影响 | 第38-40页 |
| ·不同地形类型下土壤性质的差异 | 第40-41页 |
| ·讨论 | 第41页 |
| ·土壤性质空间异质性与地形的关系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3-45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 ·论文的创新性 | 第44页 |
| ·研究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 第44-45页 |
| 附录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