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执政时期美日防务关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0.1 选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0.2 研究状况述评 | 第11-17页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0.3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0.4 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1 约翰逊执政以前美日防务关系的发展历程 | 第19-30页 |
1.1 杜鲁门时期美日防务关系开始建立 | 第19-23页 |
1.1.1 战后日本社会现状 | 第19-21页 |
1.1.2 占领日本与非军事化改革 | 第21-22页 |
1.1.3 美日同盟的确立 | 第22-23页 |
1.2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日防务关系的发展 | 第23-27页 |
1.2.1 重新武装日本 | 第23-25页 |
1.2.2 日本的防务立场 | 第25页 |
1.2.3 修改《日美安保条约》 | 第25-27页 |
1.3 肯尼迪时期短暂的美日防务关系 | 第27-30页 |
1.3.1 新政府面临的问题 | 第27-28页 |
1.3.2 对日安全政策 | 第28-30页 |
2 约翰逊执政时期的美日防务关系 | 第30-49页 |
2.1 约翰逊政府调整对日防务关系的原因 | 第30-35页 |
2.1.1 美苏争霸态势的转变 | 第30-31页 |
2.1.2 欧洲盟友离心倾向增强 | 第31-32页 |
2.1.3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 第32-34页 |
2.1.4 越南战争升级 | 第34-35页 |
2.2 美日防务的摩擦点 | 第35-43页 |
2.2.1 自卫队规模 | 第35-37页 |
2.2.2 美国空军部署问题 | 第37-39页 |
2.2.3 防务费用问题 | 第39-41页 |
2.2.4 日本的核态度 | 第41-43页 |
2.3 美日防务关系的再定位 | 第43-49页 |
2.3.1 重新安排防务分担 | 第43-44页 |
2.3.2 提高日本在联盟内部的地位 | 第44-46页 |
2.3.3 优化安全协商机制 | 第46-47页 |
2.3.4 规划基地设施和驻军规模 | 第47-49页 |
3 约翰逊执政时期美日防务关系的认识与启示 | 第49-58页 |
3.1 美日防务关系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价值 | 第49-50页 |
3.2 制约日本防务力量发展的因素 | 第50-53页 |
3.2.1 宪法因素 | 第50-52页 |
3.2.2 国内外的政治压力 | 第52-53页 |
3.3 美国对美日防务关系的反思 | 第53-55页 |
3.4 历史与现实启示 | 第55-58页 |
结束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