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我国东部薜荔种群的遗传格局与扩散模式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1 前言第12-18页
   ·种群的扩散第12-14页
   ·榕及其传粉小蜂共生体系第14-16页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30页
   ·样品采集第18-20页
   ·总DNA的提取第20-21页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20-21页
     ·实验步骤第21页
   ·薜荔SSR引物开发第21-26页
     ·DNA提取第21页
     ·DNA酶切第21页
     ·酶切产物连接第21-22页
     ·连接产物预扩增第22页
     ·探针杂交第22-23页
     ·磁珠富集SSR片段第23页
     ·富集产物扩增及其纯化第23-24页
     ·目的片段载体连接第24页
     ·克隆连接产物转化第24页
     ·涂板第24-25页
     ·筛选和阳性克隆鉴定第25页
     ·引物设计合成第25-26页
     ·引物优化与多态性筛选第26页
   ·种群微卫星扩增第26-27页
   ·统计分析第27-30页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第27页
     ·连锁不平衡检验第27页
     ·哑基因和异常位点检测第27页
     ·瓶颈效应检验第27-28页
     ·SSR位点多态信息第28页
     ·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8页
     ·种群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分析第28-29页
     ·Mantel检验第29-30页
3 结果第30-48页
   ·薜荔SSR引物开发第30页
   ·遗传数据的分析判定第30-48页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第31-33页
     ·连锁不平衡检验第33页
     ·哑基因和异常位点检测第33-36页
     ·瓶颈效应检验第36-37页
     ·SSR位点多态信息第37页
     ·种群遗传多样性第37-40页
     ·种群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第40-45页
     ·Mantel检验第45-48页
4 讨论第48-53页
   ·薜荔种群的遗传分化及主要影响因素第48-50页
   ·薜荔种群扩散格局推测第50-53页
5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腹毛目纤毛虫侧毛虫皮层纤毛器及其附属微管的观察
下一篇:獐(Hydropotes inermis)的警戒模式和逃跑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