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引言 | 第12-18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 1.1.1 高速铁路宽带移动通信系统 | 第12-13页 |
| 1.1.2 高速铁路场景的特点 | 第13页 |
| 1.1.3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15-18页 |
| 2 高速铁路场景和信道模型介绍 | 第18-34页 |
| 2.1 无线信道特性介绍与仿真 | 第18-21页 |
| 2.1.1 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 | 第18-19页 |
| 2.1.2 小尺度衰落信道 | 第19-21页 |
| 2.2 无线信道仿真 | 第21-26页 |
| 2.2.1 瑞利/莱斯信道模型仿真 | 第21-25页 |
| 2.2.2 抽头延迟线模型 | 第25-26页 |
| 2.3 高速铁路场景定义 | 第26-33页 |
| 2.3.1 SFN场景 | 第29-30页 |
| 2.3.2 隧道中的泄漏电缆场景 | 第30-32页 |
| 2.3.3 单向RRH布置场景 | 第32-3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SISO信道特性分析和信道仿真 | 第34-48页 |
| 3.1 信道特性分析 | 第34-42页 |
| 3.1.1 3GPP 36.101高铁信道模型 | 第34-36页 |
| 3.1.2 单径SFN信道模型 | 第36-39页 |
| 3.1.3 两径SFN信道模型 | 第39-42页 |
| 3.2 非平稳信道仿真方法研究 | 第42-45页 |
| 3.2.1 单径SFN信道模型仿真 | 第42-43页 |
| 3.2.2 两径SFN信道模型仿真 | 第43-45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 4 多普勒频移和多径干扰对LTE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第48-72页 |
| 4.1 多普勒频移对LTE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第48-53页 |
| 4.1.1 问题的提出 | 第48页 |
| 4.1.2 仿真系统和仿真案例 | 第48-50页 |
| 4.1.3 不同多普勒频移变化特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0-53页 |
| 4.1.4 结论与建议 | 第53页 |
| 4.2 多径干扰对LTE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第53-71页 |
| 4.2.1 问题的提出 | 第54页 |
| 4.2.2 多径干扰特性分析 | 第54-57页 |
| 4.2.3 临界功率差 | 第57-60页 |
| 4.2.4 功率差分析 | 第60-70页 |
| 4.2.5 结论与建议 | 第70-71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5 SFN MIMO信道仿真方法研究 | 第72-90页 |
| 5.1 问题的提出 | 第72页 |
| 5.2 基于相关矩阵的MIMO信道仿真方法 | 第72-80页 |
| 5.2.1 MIMO仿真系统 | 第72-74页 |
| 5.2.2 信道参数 | 第74-77页 |
| 5.2.3 相关矩阵的生成 | 第77-80页 |
| 5.3 SFN MIMO信道模型仿真 | 第80-84页 |
| 5.3.1 SFN MIMO信道模型仿真方法 | 第80-81页 |
| 5.3.2 基于静态矩阵的仿真 | 第81-83页 |
| 5.3.3 基于标准相关矩阵的仿真 | 第83-84页 |
| 5.4 改进的SFN MIMO信道模型与仿真 | 第84-88页 |
| 5.4.1 改进的SFN信道模型 | 第84-85页 |
| 5.4.2 适用于SFN场景的MIMO相关矩阵生成 | 第85-87页 |
| 5.4.3 仿真结果与结论 | 第87-88页 |
| 5.5 结论与建议 | 第88-89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90-94页 |
| 6.1 结论 | 第90-91页 |
| 6.2 展望 | 第91-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102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