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隧道局部车辆定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外究动态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第13-21页 |
2.1 课题任务概述 | 第13-14页 |
2.2 硬件技术需求分析 | 第14-16页 |
2.2.1 常用无线定位技术优缺点 | 第14页 |
2.2.2 隧道定位技术的选型 | 第14-15页 |
2.2.3 无线传输需求分析 | 第15-16页 |
2.3 系统用例图 | 第16-18页 |
2.3.1 车载终端用例图 | 第16页 |
2.3.2 中继器用例图 | 第16-17页 |
2.3.3 定位器用例图 | 第17页 |
2.3.4 监控中心用例图 | 第17-18页 |
2.4 系统工作流程图 | 第18-19页 |
2.5 功能要求 | 第19页 |
2.5.1 终端数据采集与计算 | 第19页 |
2.5.2 无线中继组网传输 | 第19页 |
2.5.3 无线测距定位 | 第19页 |
2.5.4 车辆与设备管理 | 第19页 |
2.6 性能要求 | 第19-20页 |
2.6.1 定位精度要求 | 第19-20页 |
2.6.2 传输网络性能要求 | 第20页 |
2.7 其他要求 | 第20-21页 |
2.7.1 易维护性要求 | 第20页 |
2.7.2 可扩展性要求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第21-33页 |
3.1 设计原则和目标 | 第21页 |
3.2 系统架构 | 第21-25页 |
3.2.1 网络总体架构 | 第21-22页 |
3.2.2 定位网络架构 | 第22-23页 |
3.2.3 传输网络架构 | 第23-24页 |
3.2.4 监控中心软件架构 | 第24-25页 |
3.3 硬件构成 | 第25-26页 |
3.3.1 车载终端硬件构成 | 第25页 |
3.3.2 网络节点硬件构成 | 第25-26页 |
3.4 软件功能模块 | 第26-28页 |
3.4.1 车载终端软件模块 | 第26页 |
3.4.2 传输中继软件模块 | 第26-27页 |
3.4.3 定位器软件模块 | 第27页 |
3.4.4 监控中心软件模块 | 第27-28页 |
3.5 数据库设计 | 第28-32页 |
3.5.1 数据表ER图 | 第28-29页 |
3.5.2 数据字典 | 第29-32页 |
3.6 与性能相关的设计 | 第32-33页 |
3.6.0 定位精度 | 第32页 |
3.6.1 丢包控制 | 第32页 |
3.6.2 定位频率 | 第32页 |
3.6.3 延时 | 第32页 |
3.6.4 网络容量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第33-79页 |
4.1 相关技术 | 第33页 |
4.2 环境配置 | 第33-34页 |
4.2.1 前端运行环境 | 第33-34页 |
4.2.2 后台运行环境 | 第34页 |
4.3 计算与实现 | 第34-71页 |
4.3.1 车载终端软件模块 | 第34-56页 |
4.3.2 传输节点软件模块 | 第56-65页 |
4.3.3 定位节点软件模块 | 第65-66页 |
4.3.4 监控中心软件模块 | 第66-71页 |
4.4 系统测试 | 第71-79页 |
4.4.1 测试准备工作 | 第71-72页 |
4.4.2 定位测试 | 第72-76页 |
4.4.3 惯性导航测试 | 第76-77页 |
4.4.4 传输测试 | 第77-7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 | 第83-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