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水冷永磁涡流调速器的多场耦合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2 永磁涡流调速技术发展现状 | 第8-11页 |
1.2.1 永磁调速器的发展与现状 | 第8-10页 |
1.2.2 永磁涡流调速理论研究进展与现状 | 第10-11页 |
1.3 多物理场耦合理论研究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2 永磁调速器磁-热耦合仿真 | 第14-26页 |
2.1 永磁调速器磁场有限元分析 | 第14-19页 |
2.1.1 磁场分析基本理论 | 第14页 |
2.1.2 永磁调速器磁场有限元分析 | 第14-19页 |
2.2 永磁调速器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第19-24页 |
2.2.1 温度场分析基本理论 | 第19-20页 |
2.2.2 永磁调速器稳态热场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20-24页 |
2.3 永磁调速器磁-热双向耦合计算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永磁调速器热-流场耦合计算 | 第26-40页 |
3.1 永磁调速器热-流场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 第26-27页 |
3.1.1 流场质量守恒方程 | 第26页 |
3.1.2 流场动量守恒方程 | 第26-27页 |
3.1.3 流场能量守恒方程 | 第27页 |
3.1.4 流场湍流控制方程 | 第27页 |
3.2 永磁调速器流场分析前处理 | 第27-31页 |
3.2.1 永磁调速器冷却系统描述 | 第27-28页 |
3.2.2 永磁调速器冷却流场模型 | 第28-31页 |
3.3 永磁调速器流场分析求解设置 | 第31-35页 |
3.3.1 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31-32页 |
3.3.2 多相流模型的选择 | 第32页 |
3.3.3 材料定义与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3.3.4 动网格设置 | 第33-34页 |
3.3.5 设置求解控制参数 | 第34-35页 |
3.4 永磁调速器流场分析结果后处理 | 第35-37页 |
3.5 永磁调速器磁-热-流耦合场有限元分析 | 第37-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基于多场耦合永磁调速器多目标优化 | 第40-51页 |
4.1 调速器磁-热耦合有限元分析 | 第40-42页 |
4.1.1 有限元模型 | 第40-41页 |
4.1.2 磁-热耦合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4.2 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42-45页 |
4.2.1 设计变量的选择 | 第42-43页 |
4.2.2 响应面方法 | 第43-44页 |
4.2.3 试验设计方法的选择 | 第44页 |
4.2.4 响应面样本设计 | 第44-45页 |
4.3 优化模型的求解 | 第45-50页 |
4.3.1 响应面数值分析 | 第45-48页 |
4.3.2 多目标优化设计 | 第48页 |
4.3.3 遗传算法的应用 | 第48-50页 |
4.4 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大功率水冷永磁调速器的实验研究 | 第51-56页 |
5.1 试验系统的构成 | 第51-52页 |
5.2 调速器特性测量试验及数据分析 | 第52-5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总结 | 第56页 |
6.2 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