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超声波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超声能场在金属微/介观成形中的作用理论及实验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22-42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22-2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24-38页
        1.2.1 金属微/介观成形的研究现状第24-30页
        1.2.2 金属微/介观成形中的尺度效应研究现状第30-33页
        1.2.3 超声振动辅助金属成形的工艺发展第33-35页
        1.2.4 超声振动在金属成形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第35-38页
    1.3 当前研究中有待深入的问题第38-39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第39-41页
    1.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二章 超声辅助金属微价观成形中的声软化理论与实验第42-61页
    2.1 引言第42-43页
    2.2 超声辅助金属微/介观成形中的应力叠加效应作用机理第43-46页
        2.2.1 应力叠加效应的原理第43-44页
        2.2.2 应力叠加效应的数值模拟第44-45页
        2.2.3 应变率因素对应力叠加效应的影响分析第45-46页
    2.3 超声辅助金属微价观镦锻成形中的声软化实验研究第46-54页
        2.3.1 超声辅助金属微/介观镦锻成形的实验平台及条件第46-49页
        2.3.2 超声能场作用下金属声软化的识别第49-53页
        2.3.3 金属声软化的微观机制及其与热软化的比较第53-54页
    2.4 超声能场中的金属声软化理论建模第54-60页
        2.4.1 基于热激活模型的晶体塑性理论第54-57页
        2.4.2 基于热激活模型的声软化理论模型第57-58页
        2.4.3 声软化理论模型的实验验证及参数识别第58-60页
    2.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三章 超声辅助金属微/介观成形中的声残余硬化及声塑性理论第61-74页
    3.1 引言第61页
    3.2 超声辅助金属微/介观镦锻成形中的声残余硬化实验研究第61-65页
        3.2.1 超声振动作用下材料残余硬化效应的识别第61-62页
        3.2.2 超声振动参数对于材料残余硬化的影响第62-63页
        3.2.3 声软化及声残余硬化的耦合作用第63-65页
    3.3 超声能场中的金属声残余硬化理论建模第65-68页
        3.3.1 基于位错演化理论的声残余硬化理论模型第65-66页
        3.3.2 声残余硬化理论模型的实验验证及参数识别第66-67页
        3.3.3 声残余硬化的内在机理及理论模型讨论第67-68页
    3.4 超声能场中的声塑性理论第68-73页
        3.4.1 考虑声软化及残余硬化效应的声塑性本构模型第68-69页
        3.4.2 声塑性理论的实验验证第69-71页
        3.4.3 声塑性理论模型的讨论第71-73页
    3.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超声振动对金属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机理及理论模型第74-89页
    4.1 引言第74页
    4.2 超声振动对金属表面微观形貌的作用机理第74-76页
        4.2.1 超声振动引起的循环加载第75页
        4.2.2 超声振动作用下的摩擦热效应第75-76页
        4.2.3 声软化效应对金属接触表面的影响第76页
    4.3 超声振动对金属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理论建模第76-83页
        4.3.1 粗糙表面加载与卸载过程中的接触刚度第76-79页
        4.3.2 超声振动作用下的表面层声软化第79-81页
        4.3.3 超声振动作用后的表面粗糙度变化第81-83页
    4.4 超声作用后金属表面粗糙度变化理论模型的预测与讨论第83-87页
        4.4.1 静态力与振动幅值的影响第83-86页
        4.4.2 工件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6页
        4.4.3 工件初始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86-87页
    4.5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五章 超声振动减摩效应的理论建模及实验研究第89-110页
    5.1 引言第89-90页
    5.2 面内(In-plane)超声振动对金属微/介观成形中接触摩擦的影响机理第90-99页
        5.2.1 面内振动引起的摩擦反转效应第90页
        5.2.2 超声振动辅助金属微/介观镦锻成形实验中的减摩效应第90-94页
        5.2.3 镦锻成形实验中摩擦因子的估算方法第94-99页
    5.3 法向超声振动对金属成形中接触摩擦的影响理论建模第99-103页
        5.3.1 金属成形中的接触摩擦简化模型第99-101页
        5.3.2 干摩擦金属成形中的法向超声振动减摩模型第101-102页
        5.3.3 边界润滑金属成形中的法向超声振动减摩模型第102-103页
    5.4 法向超声振动对金属成形中接触摩擦的影响实验研究第103-109页
        5.4.1 微/介观金属圆环压缩测试平台的搭建第103-104页
        5.4.2 金属圆环压缩测试中的摩擦尺度效应研究第104-106页
        5.4.3 法向超声振动对微/介观金属圆环压缩测试的作用效果实验研究第106-109页
    5.5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六章 超声振动在半固态金属微/介观成形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第110-130页
    6.1 引言第110页
    6.2 半固态金属微/介观成形中的尺度效应第110-120页
        6.2.1 半固态金属微/介观挤锻成形实验平台搭建第110-112页
        6.2.2 半固态金属微/介观挤锻成形的数值模拟第112-117页
        6.2.3 半固态金属微/介观挤锻成形的尺度效应实验第117-120页
    6.3 超声振动在半固态金属微/介观成形中的作用机理分析第120-123页
        6.3.1 超声振动在半固态金属微/介观成形中的体积效应分析第120-121页
        6.3.2 超声振动对半固态金属中的固相形态影响分析第121-122页
        6.3.3 超声振动在半固态金属微/介观成形中的表面效应分析第122-123页
    6.4 超声振动在半固态金属微/介观成形中的作用机理实验研究第123-129页
        6.4.1 超声辅助半固态金属微/介观成形实验平台搭建第123-124页
        6.4.2 超声辅助半固态金属微/介观镦锻成形实验研究第124-127页
        6.4.3 超声辅助半固态金属微凸台触变成形实验研究第127-129页
    6.5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第七章 超声辅助金属微/介观成形工艺实验研究第130-149页
    7.1 引言第130页
    7.2 桌面型超声辅助金属微/介观成形样机的研制及实验第130-139页
        7.2.1 桌面型超声辅助金属微/介观成形的平台搭建及模具系统第130-134页
        7.2.2 微小型零件的制造实验及超声振动的作用效果第134-136页
        7.2.3 激振频率对超声辅助金属微/介观成形的影响第136-139页
    7.3 超声辅助半固态金属微触变成形实验样机的研制及实验第139-148页
        7.3.1 超声辅助半固态金属微触变成形制造系统的研制第139-141页
        7.3.2 超声振动在金属微凸台阵列半固态触变成形中的作用效果第141-143页
        7.3.3 微凸台阵列型反应载体的制造及其应用实验研究第143-148页
    7.4 本章小结第148-149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49-155页
    8.1 工作总结第149-152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152-153页
    8.3 研究展望第153-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73页
作者简历第173-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阀芯旋转式激振阀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多声道超声波流量计算与流场剖面识别智能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