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基于数据挖掘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单一模型与集成模型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统计方法第11-12页
        1.2.2 非统计方法第12页
        1.2.3 各种方法比较研究第12-13页
        1.2.4 集成方法第13-14页
    1.3 技术路线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1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3.2 论文结构第15页
    1.4 论文创新点第15-16页
    1.5 个人信用风险评估与数据分类技术第16-19页
        1.5.1 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第16页
        1.5.2 数据分类方法第16-17页
        1.5.3 数据分类的过程第17-19页
第二章 面向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的数据分类方法第19-27页
    2.1 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的统计模型第19-22页
        2.1.1 决策树模型第19-20页
        2.1.2 朴素贝叶斯模型第20-22页
    2.2 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的非统计模型第22-27页
        2.2.1 BP神经网络模型第23-25页
        2.2.2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第25-27页
第三章 个人信用风险评估中单一模型的实验对比分析第27-37页
    3.1 对比模型设计第27-28页
    3.2 个人信用风险评估单一模型的数据预处理第28-31页
    3.3 个人信用风险评估单一模型的性能比较第31-37页
        3.3.1 操作过程以及结果第31-33页
        3.3.2 单一模型性能对比分析第33-37页
第四章 个人风险评估的集成模型应用对比第37-51页
    4.1 集成模型的概述第37-40页
        4.1.1 集成模型的原理第37-38页
        4.1.2 集成模型的结构分类第38页
        4.1.3 单一模型的选取第38-39页
        4.1.4 单一模型的合成第39-40页
    4.2 基于同态并行结构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集成模型第40-46页
        4.2.1 Bagging集成技术第40-41页
        4.2.2 Boosting集成技术第41-42页
        4.2.3 数值实验第42-46页
    4.3 基于异态并行结构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集成模型第46-51页
        4.3.1 基于异态并行结构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集成模型的原理第46-47页
        4.3.2 数值实验第47-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ndroid App软件行为信任模型研究
下一篇:低秩表达方法在视频信号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