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1.1 超临界二氧化碳概述 | 第9-13页 |
| 1.1.1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性质 | 第10-11页 |
| 1.1.2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应用 | 第11-13页 |
| 1.2 环氧寡聚物及含氟环氧寡聚物 | 第13-15页 |
| 1.3 超临界CO_2体系分子间相互作用 | 第15-16页 |
| 1.4 高压原位红外光谱技术 | 第16-17页 |
| 1.5 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1.5.1 课题的意义 | 第17页 |
|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环氧寡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19-31页 |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4页 |
| 2.2.1 原料与试剂 | 第20-21页 |
| 2.2.2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 2.2.3 环氧寡聚物的制备 | 第21-22页 |
| 2.2.4 含氟环氧寡聚物的制备 | 第22-24页 |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24-29页 |
| 2.3.1 双封端环氧寡聚物的表征与分析 | 第24-26页 |
| 2.3.2 含氟环氧寡聚物的表征与分析 | 第26-2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3章 环氧寡聚物+CO_2二组分体系溶剂化作用 | 第31-47页 |
| 3.1 引言 | 第31-33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 3.2.1 原料试剂 | 第33页 |
| 3.2.2 主要仪器 | 第33-34页 |
| 3.2.3 高压原位红外光谱样品池体积标定 | 第34页 |
| 3.2.4 环氧寡聚物+CO_2体系溶剂化作用过程及相行为在线监测 | 第34-35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5页 |
| 3.3.1 高压原位红外光谱样品池体积标定 | 第35页 |
| 3.3.2 环氧寡聚物+CO_2二组分体系溶剂化作用 | 第35-37页 |
| 3.3.3 寡聚物+CO_2体系溶剂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 第37-4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4章 具有含氟配体环金属铱催化剂合成探索 | 第47-55页 |
| 4.1 引言 | 第47-49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49-52页 |
| 4.2.1 原料与试剂 | 第49-50页 |
| 4.2.2 主要仪器 | 第50页 |
| 4.2.3 具有含氟配体的环金属铱催化剂合成探索 | 第50-52页 |
| 4.3 讨论与展望 | 第52-55页 |
| 4.3.1 环金属铱催化剂的表征 | 第52-53页 |
| 4.3.2 展望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