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火焰山地区二叠系梧桐沟组精细构造解释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2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页
    1.2 题目来源第7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8页
    1.4 理论依据第8-9页
    1.5 技术思路第9-10页
    1.6 技术路线第10页
    1.7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8 研究成果第11-12页
第2章 火焰山地区地质概况第12-15页
    2.1 地理位置第12-13页
    2.2 区域地质背景第13-14页
    2.3 勘探开发现状第14-15页
第3章 构造综合解释第15-30页
    3.1 地震资料综合评价第15-16页
    3.2 层位标定及追踪第16-18页
    3.3 断层解释及其特征第18-25页
        3.3.1 断层解释思路第19页
        3.3.2 断层解释技术第19-22页
        3.3.3 断裂展布特征第22-25页
    3.4 构造成图第25-28页
    3.5 构造特征及其演化第28-30页
第4章 沉积储层特征研究第30-41页
    4.1 储层基本特征第30-31页
    4.2 储层沉积特征第31-37页
        4.2.1 单井相特征第31-32页
        4.2.2 连井相特征第32页
        4.2.3 地震相特征第32-35页
        4.2.4 沉积相特征第35-37页
    4.3 重点区储层预测第37-41页
第五章 油藏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第41-53页
    5.1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第41-48页
        5.1.1 烃源条件第41-43页
        5.1.2 储集层条件第43-45页
        5.1.3 盖层条件第45页
        5.1.4 圈闭条件第45-46页
        5.1.5 运移条件第46-47页
        5.1.6 保存条件第47-48页
    5.2 油藏类型及特征第48-49页
    5.3 油气成藏规律第49-50页
    5.4 失利井原因分析第50-52页
    5.5 有利目标优选评价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叠后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神泉地区微小断裂识别中的应用
下一篇:可控震源高效采集噪音特点及其压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