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元老院政治之比较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 学术意义 | 第10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 | 第16页 |
2. 古典史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3. 史学比较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四)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一、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元老院政治的形成背景 | 第18-32页 |
(一) 雅典民主政治形成 | 第18-22页 |
1. 梭伦改革 | 第19-20页 |
2. 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 | 第20页 |
3.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 | 第20-21页 |
4. 伯利克里改革—繁荣 | 第21-22页 |
(二) 元老院的产生和发展 | 第22-25页 |
1. 王政时期 | 第22-23页 |
2. 共和时期 | 第23-25页 |
3. 帝国时期 | 第25页 |
(三) 异同点 | 第25-31页 |
1. 相同点 | 第25-29页 |
2. 不同点 | 第29-30页 |
3. 原因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二、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元老院政治的运行机制 | 第32-38页 |
(一) 雅典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 | 第32-33页 |
(二) 罗马元老院的运行机制 | 第33-35页 |
1. 元老院的构成 | 第33-34页 |
2. 元老院的基本运作程序 | 第34-35页 |
(三) 异同点 | 第35-37页 |
1. 相同点 | 第35-36页 |
2. 不同点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三、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元老院政治的特征 | 第38-44页 |
(一)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 第38-39页 |
1. 直接民主制 | 第38页 |
2. 人民主权 | 第38-39页 |
3. 法律至上 | 第39页 |
4. 抽签选举与轮番执政 | 第39页 |
(二) 罗马元老院政治的特征 | 第39-41页 |
1. 贵族性质 | 第40页 |
2. 等级制度 | 第40页 |
3. 权力制衡 | 第40-41页 |
4. 责任制 | 第41页 |
(三) 异同点 | 第41-42页 |
1. 相同点 | 第41-42页 |
2. 不同点 | 第42页 |
3. 原因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四、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元老院政治的影响 | 第44-52页 |
(一) 雅典民主政治的贡献及局限性 | 第44-47页 |
1. 贡献 | 第44-45页 |
2. 局限性 | 第45-47页 |
(二) 罗马元老院政治的贡献及局限性 | 第47-49页 |
1. 贡献 | 第47-48页 |
2. 局限性 | 第48-49页 |
(三) 异同点 | 第49-50页 |
1. 相同点 | 第49页 |
2. 不同点 | 第49-50页 |
3. 原因 | 第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