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盐酸酸洗废液资源化利用:电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铁的研究
| 致谢 | 第6-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1 绪论 | 第13-3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1.2 钢铁盐酸酸洗废液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 第14-25页 |
| 1.2.1 蒸发法 | 第15-17页 |
| 1.2.2 高温焙烧法 | 第17-18页 |
| 1.2.3 膜分离法 | 第18-19页 |
| 1.2.4 萃取法 | 第19-20页 |
| 1.2.5 离子交换树脂法 | 第20-22页 |
| 1.2.6 生物法 | 第22-23页 |
| 1.2.7 化学转化法 | 第23-25页 |
| 1.3 纳米氧化铁的研究进展 | 第25-32页 |
| 1.3.1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 | 第26-30页 |
| 1.3.2 纳米氧化铁的应用 | 第30-32页 |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2-34页 |
| 2 试验原理与内容 | 第34-38页 |
| 2.1 试验原理 | 第34-37页 |
| 2.2 试验研究内容 | 第37-38页 |
| 3 盐酸酸洗废液成分分析 | 第38-43页 |
| 3.1 酸洗废液全铁含量 | 第38-39页 |
| 3.1.1 测定方法 | 第38页 |
| 3.1.2 操作流程 | 第38-39页 |
| 3.2 酸含量测定 | 第39页 |
| 3.2.1 测定方法 | 第39页 |
| 3.2.2 操作流程 | 第39页 |
| 3.3 氯离子含量 | 第39-40页 |
| 3.3.1 测定方法 | 第39-40页 |
| 3.3.2 操作流程 | 第40页 |
| 3.4 硅含量测定 | 第40-41页 |
| 3.4.1 测定方法 | 第40-41页 |
| 3.4.2 操作流程 | 第41页 |
| 3.5 钢铁盐酸酸洗废液成分 | 第41-43页 |
| 4 纳米氧化铁制备 | 第43-63页 |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3-44页 |
| 4.2 试验结果表征方法 | 第44-46页 |
| 4.2.1 物相分析 | 第44页 |
| 4.2.2 平均粒径计算 | 第44-45页 |
| 4.2.3 形貌与分散性 | 第45页 |
| 4.2.4 电流效率 | 第45页 |
| 4.2.5 Fe回收率计算 | 第45-46页 |
| 4.3 纳米氧化铁制备过程 | 第46-48页 |
| 4.3.1 制备方法 | 第46页 |
| 4.3.2 工作电流的确定 | 第46-47页 |
| 4.3.3 热重-差热分析 | 第47-48页 |
| 4.4 试验 | 第48-51页 |
| 4.4.1 单因素试验 | 第49-50页 |
| 4.4.2 正交试验 | 第50-51页 |
|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60页 |
| 4.5.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第51-57页 |
| 4.5.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 4.6 最优条件试验结果表征 | 第60-62页 |
| 4.7 小结 | 第62-6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 5.1 结论 | 第63-64页 |
| 5.2 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