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民事诉讼审级制度概述 | 第10-17页 |
(一) 规范意义上的民事诉讼审级制度 | 第10-11页 |
(二) 我国民事诉讼法理论上的审级制度 | 第11-12页 |
(三) 对民事审级制度内涵与外延的重新界定 | 第12页 |
(四) 立法与司法的冲突 | 第12-17页 |
1. 法院审级与法院行政层级相纠缠 | 第13-14页 |
2. 二审终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相纠缠 | 第14-15页 |
3. 终审程序与地方保护主义相纠缠 | 第15-17页 |
二、我国民事审级制度的纵向考察 | 第17-28页 |
(一) 我国古代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样态分析 | 第17-19页 |
1. 复审与上请制度 | 第17-18页 |
2. 逐级上诉与不限审级 | 第18页 |
3. 登闻鼓与邀车驾 | 第18-19页 |
(二) 我国近代民事诉讼审级制度样态分析 | 第19-21页 |
1. 清末变法中的民事诉讼审级制度 | 第19页 |
2. 民国时期的民事诉讼审级制度 | 第19-21页 |
(三)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审级制度之历史演变 | 第21-25页 |
1. 大分区法院的存废 | 第21-22页 |
2. 三审制到两审制的改革 | 第22-23页 |
3. 中级法院的诞生和四级两审制的形成 | 第23-25页 |
(四) 我国审级制度之变迁是内外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 | 第25-28页 |
1. 古代无限审级体现儒家“天人合一”法治理念 | 第25页 |
2. 近代审级制度的移植和确立是国家内外矛盾的统一 | 第25页 |
3. 现行审级制度的演变体现国家经济结构和政治架构的平衡 | 第25-28页 |
三、域外民事诉讼审级制度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28-39页 |
(一) 判例法国家的民事审级制度 | 第28-31页 |
1. 美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 | 第28-30页 |
2. 英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 | 第30-31页 |
(二) 成文法国家民事审级制度 | 第31-36页 |
1. 法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 | 第31-33页 |
2. 德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 | 第33-35页 |
3. 日本民事诉讼审级制度 | 第35-36页 |
(三) 两大法系现代民事诉讼审级制度趋同背景下的共同原理 | 第36-37页 |
1. 树立维护程序独立价值目标 | 第36页 |
2. 树立实现司法统一性价值目标 | 第36-37页 |
3. 树立保障司法正确性的价值目标 | 第37页 |
4. 树立协调司法终局性与正当性价值目标 | 第37页 |
(四) 域外国家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 第37-39页 |
四、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重构之设想 | 第39-41页 |
(一) 改革管辖制度 | 第39页 |
(二) 改行三审终审制 | 第39-40页 |
(三) 改革再审制度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