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7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5页 |
·制革业现状及环境问题 | 第10-11页 |
·制革废水来源及水质 | 第11-14页 |
·氨氮是制革废水处理的突出问题 | 第14-15页 |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第15-25页 |
·引言 | 第15页 |
·制革废水物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制革综合废水生物法处理与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 第18-25页 |
·现有工艺的不足 | 第2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2 实验设计 | 第27-30页 |
·实验地点 | 第27页 |
·实验水质 | 第27页 |
·实验装置 | 第27-29页 |
·检测项目和方法 | 第29-30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49页 |
·实验启动 | 第30-32页 |
·污泥来源 | 第30页 |
·水解池启动及驯化 | 第30-31页 |
·氧化池启动及驯化 | 第31-32页 |
·水解池处理运行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2-34页 |
·进水COD_(Cr)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氧化池运行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静态曝气试验 | 第35-37页 |
·曝气时间对COD_(Cr)和NH_3-N去除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二段H/O运行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HRT对COD_(Cr)和NH_3-N去除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第二段H/O对COD_(Cr)和NH_3-N去除效果 | 第40-42页 |
·生态塘处理制革废水研究 | 第42-44页 |
·水力负荷对COD_(Cr)和NH_3-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生态塘对COD_(Cr)去除效果 | 第43页 |
·生态塘对NH_3-N去除效果 | 第43-44页 |
·工艺参数沿程变化情况 | 第44-47页 |
·DO沿程变化情况 | 第45页 |
·pH治程变化情况 | 第45-46页 |
·COD_(Cr)沿程变化情况 | 第46-47页 |
·NH_3-N沿程变化情况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4 两段H/O-生态处理制革废水工艺设计 | 第49-57页 |
·原有处理设施面临的问题 | 第49-50页 |
·设计原则 | 第50-51页 |
·出水水质水量要求 | 第51-52页 |
·改造思路 | 第52页 |
·改造后废水处理工艺 | 第52页 |
·工艺特点 | 第52-53页 |
·构筑物设计及参数 | 第53-56页 |
·中和反应池(现有) | 第53页 |
·初沉池(现有) | 第53页 |
·H1池(新建) | 第53-54页 |
·O1池(新建) | 第54页 |
·中间沉淀池(新建) | 第54页 |
·A池(新建) | 第54页 |
·氧化沟(现有) | 第54-55页 |
·二沉池(现有) | 第55页 |
·生态塘(新建) | 第55页 |
·污泥池(现有) | 第55页 |
·风机房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工程运行情况和成本 | 第57-65页 |
·工程运行情况 | 第57-62页 |
·运行成本 | 第62-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