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高功率微波天线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1.2.1 高功率微波天线的发展 | 第10-15页 |
1.2.2 共形阵列天线的发展 | 第15-18页 |
1.2.3 高功率微波天线的发展趋势 | 第18页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柱面共形波导缝隙阵设计公式 | 第22-40页 |
2.1 扇形波导归一化电导 | 第22-27页 |
2.2 扇形波导谐振纵缝柱面共形阵列线阵设计 | 第27-32页 |
2.3 缝隙内部耦合 | 第32-36页 |
2.4 介质窗的耦合影响 | 第36-37页 |
2.5 阵列设计迭代设计方法 | 第37-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平面高功率波导缝隙阵研究 | 第40-58页 |
3.1 矩形波导宽边纵缝谐振阵设计公式 | 第40-42页 |
3.2 阵列矩形波导尺寸设计 | 第42-43页 |
3.3 阵列单缝的设计 | 第43-46页 |
3.4 波导宽边纵缝线阵设计 | 第46-50页 |
3.5 波导缝隙面阵设计 | 第50-52页 |
3.6 高功率波导缝隙面阵设计 | 第52-5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共形高功率波导缝隙阵研究 | 第58-70页 |
4.1 扇形波导宽边纵缝单元 | 第58-59页 |
4.2 扇形波导宽边纵缝线阵设计 | 第59-62页 |
4.3 高功率扇形波导宽边纵缝柱面共形阵列 | 第62-65页 |
4.4 圆柱共形阵列波导馈电相位补偿 | 第65-67页 |
4.5 高功率扇形波导宽边纵缝柱面共形阵列功率容量设计 | 第67-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基于脊波导共形高功率波导缝隙阵研究 | 第70-77页 |
5.1 脊波导简述 | 第70-71页 |
5.2 单脊扇形波导设计 | 第71-73页 |
5.3 高功率单脊扇形波导缝隙阵 | 第73-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基于波导间反相馈电的共形高功率波导缝隙阵列 | 第77-84页 |
6.1 阵列波导间反相馈电技术 | 第77-78页 |
6.2 波导间反相馈电共形阵的辐射特性 | 第78-81页 |
6.3 波导间反相馈电共形阵列外部耦合特性 | 第81-8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七章 基于喇叭腔结构的共形高功率波导缝隙阵 | 第84-91页 |
7.1 带喇叭腔结构扇形波导线阵 | 第84-86页 |
7.2 带喇叭腔结构高功率共形波导缝隙阵列 | 第86-88页 |
7.3 带喇叭腔波导缝隙阵功率容量分析 | 第88-89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八章 双层共形高功率波导缝隙阵 | 第91-100页 |
8.1 高功率双层共形阵列设计 | 第91-95页 |
8.2 高功率双层共形线阵 | 第95-96页 |
8.3 高功率双层共形阵列 | 第96-99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九章 平面高功率波导缝隙阵实验研究 | 第100-106页 |
9.1 高功率实验装置 | 第100-101页 |
9.2 测试方法 | 第101-102页 |
9.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2-105页 |
9.3.1 方向图 | 第102-103页 |
9.3.2 功率容量、微波频率、脉宽 | 第103-105页 |
9.4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十章 结束语 | 第106-109页 |
9.1 全文简要回顾 | 第106-107页 |
9.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07-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117-118页 |
研究项目获奖情况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