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新笔记小说":林斤澜小说研究的薄弱环节 | 第9-11页 |
二、"新笔记小说"之于林斤澜小说创作的意义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林斤澜"新笔记小说观念"及其"新笔记小说" | 第14-23页 |
第一节 林斤澜"新笔记小说"之独特理解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寂寞林中的绝唱:林斤澜"新笔记小说"之艺术追求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文脉探寻:古典·民间·现代 | 第18-23页 |
第二章 枝节纵横行止有度:林斤澜"新笔记小说"的叙事智慧 | 第23-41页 |
第一节 叙事结构:随意之中的刻意 | 第23-30页 |
一、雾里看花:"幔"式结构 | 第24-26页 |
二、横截断面:片段式结构 | 第26-28页 |
三、明珠暗线:双构设置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叙述方式:反其道行之 | 第30-41页 |
一、"空白"策略——叙述的中断 | 第31-34页 |
二、虚实相反——叙述的背离 | 第34-37页 |
三、举重若轻——叙述的张力 | 第37-41页 |
第三章 兼容并蓄杂语沟通:林斤澜"新笔记小说"的语言策略 | 第41-55页 |
第一节 评话式语言:讲述之意 | 第41-45页 |
第二节 文言式语言:简约之风 | 第45-50页 |
第三节 口语式语言:涩中之味 | 第50-55页 |
第四章 魂梦相依曲径通幽:林斤澜"新笔记小说"的修辞意蕴 | 第55-72页 |
第一节 象征 | 第55-64页 |
一、颜色:"黑"的旋律 | 第56-58页 |
二、梦:生的谜语 | 第58-62页 |
三、眼睛:人性的表征 | 第62-64页 |
第二节 隐喻 | 第64-72页 |
一、人鱼互置:情爱想象 | 第65-68页 |
二、人兽同构:人性迷失 | 第68-72页 |
第五章 杳渺雾语 句点年月:林斤澜"新笔记小说"的意境与哲思 | 第72-80页 |
第一节 意境:余味曲包 | 第72-76页 |
第二节 哲思:无常里的生命之态 | 第76-80页 |
结语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附录 | 第83-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