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 | 第14-2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原学 | 第14页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流行病学 | 第14-15页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第15页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危害 | 第15-16页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防治 | 第16-17页 |
·西药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的防治概况 | 第16页 |
·中药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的防治概况 | 第16-17页 |
·中草药与中药合剂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2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3 论文设计思路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 第20-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材料 | 第21-22页 |
·菌种与培养基 | 第2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中药材 | 第21-22页 |
·方法 | 第22-23页 |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 第22页 |
·菌液的制备 | 第22页 |
·中药提取物药敏试验 | 第22页 |
·五味中药联合抑菌试验 | 第22-23页 |
·中药提取物药敏试验及联合抑菌试验判定标准 | 第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20 味中药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 第23-24页 |
·5 种中药提取物体外联合抑菌活性研究 | 第24-25页 |
3. 讨论 | 第25-26页 |
4.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中原药材的鉴定及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 第27-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材料 | 第27-28页 |
·药物与试剂 | 第27页 |
·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方法 | 第28-30页 |
·3味中药的薄层鉴定 | 第28页 |
·正交试验筛选3味中药的最佳提取工艺 | 第28-30页 |
·3味中药最佳提取工艺的验证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3味中药的薄层鉴定 | 第30-31页 |
·3味中药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分析 | 第31-36页 |
·乌梅最佳提取工艺优选 | 第31-32页 |
·黄连最佳提取工艺优选 | 第32-33页 |
·虎杖最佳提取工艺优选 | 第33-35页 |
·3味中药最佳提取工艺的验证 | 第35-36页 |
3 讨论 | 第36-37页 |
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的研制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 第38-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3页 |
·材料 | 第38-39页 |
·试验药品 | 第38页 |
·试验仪器 | 第38-39页 |
·方法 | 第39-43页 |
·药液的制备 | 第39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工艺筛选 | 第39-40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的制备 | 第40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常规检查及标准 | 第40-41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薄层鉴定 | 第41-42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含量测定 | 第42-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制备工艺筛选 | 第43-44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的常规检查 | 第44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薄层鉴定 | 第44-45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中乌梅的鉴定 | 第44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中黄连的鉴定 | 第44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中虎杖的鉴定 | 第44-45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含量测定 | 第45-51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中枸橼酸的含量测定 | 第45-48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中虎杖苷的含量测定 | 第48-51页 |
3 讨论 | 第51-52页 |
4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的毒理学评价 | 第53-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试验动物与药品 | 第53页 |
·仪器设备 | 第53-54页 |
·试验试剂 | 第54页 |
·试验方法 | 第54-55页 |
·急性毒性试验 | 第54页 |
·亚慢性毒性试验 | 第54-5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0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的急性毒性试验 | 第55-56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 第56-60页 |
·临床表现观察 | 第56页 |
·体重和摄食量 | 第56-57页 |
·血液学检查 | 第57-58页 |
·脏器系数 | 第58-59页 |
·病理组织学变化 | 第59-60页 |
3 讨论 | 第60-62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分析 | 第60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第60-61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对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第61-62页 |
·中药组方“乌黄虎”合剂对大鼠脏器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第62页 |
4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 | 第63-65页 |
1. 结论 | 第63-64页 |
2. 创新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
附图 | 第75-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