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性立体绿化在成都市建筑环境中的应用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图书馆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5页 |
| ·立题背景 | 第11-12页 |
| ·城市化进程对环境问题提出挑战 | 第11页 |
| ·建筑与植物的和谐共生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5-37页 |
| ·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 ·立体绿化 | 第15页 |
| ·绿色建筑 | 第15-16页 |
| ·共生性 | 第16页 |
| ·共生性立体绿化 | 第16-17页 |
| ·共生性立体绿化的作用和特点 | 第17-21页 |
| ·共生性立体绿化的作用 | 第17-20页 |
| ·共生性立体绿化的特点 | 第20-21页 |
| ·立体绿化在建筑环境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 第21-28页 |
| ·原始萌芽期 | 第22页 |
| ·早期探索期 | 第22-23页 |
| ·初步发展期 | 第23页 |
| ·大规模发展期 | 第23-28页 |
| ·案例分析 | 第28-37页 |
| ·日本ACROS福冈退台式屋顶花园 | 第28-30页 |
| ·美国加州科学院生态屋顶 | 第30-32页 |
| ·沃利绿洲概念设计 | 第32-35页 |
| ·常州树立方 | 第35-37页 |
| 3 共生性立体绿化设计的类型和要素 | 第37-58页 |
| ·共生性屋顶绿化 | 第37-42页 |
| ·共生性屋顶绿化设计要素 | 第37-38页 |
| ·共生性屋顶绿化类型和技术措施 | 第38-42页 |
| ·共生性外立面绿化 | 第42-53页 |
| ·共生性外立面绿化设计要素 | 第42-43页 |
| ·共生性建筑外墙绿化类型和技术措施 | 第43-51页 |
| ·共生性建筑阳台绿化类型和技术措施 | 第51-53页 |
| ·共生性室内立体绿化 | 第53-55页 |
| ·共生性室内立体绿化设计要素 | 第53-54页 |
| ·共生性室内立体绿化类型和技术措施 | 第54-55页 |
| ·共生性建筑周边绿化 | 第55-58页 |
| ·共生性建筑周边绿化设计要素 | 第55-56页 |
| ·共生性建筑周边绿化类型和技术措施 | 第56-58页 |
| 4 成都市建筑环境中立体绿化应用现状 | 第58-65页 |
| ·调查内容与方法 | 第5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5页 |
| ·成都市建筑屋顶绿化应用现状 | 第58-61页 |
| ·成都市建筑外立面绿化应用现状 | 第61-62页 |
| ·成都市建筑室内立体绿化应用现状 | 第62-63页 |
| ·成都市建筑周边绿化应用现状 | 第63-65页 |
| 5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图书馆共生性立体绿化设计 | 第65-79页 |
| ·项目概况 | 第65-69页 |
| ·区位分析 | 第65-66页 |
| ·项目场地分析 | 第66-67页 |
| ·建筑分析 | 第67-69页 |
| ·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 | 第69页 |
| ·设计目标 | 第69页 |
| ·设计原则 | 第69页 |
| ·设计说明 | 第69-78页 |
| ·共生性屋顶绿化的设计 | 第71-74页 |
| ·共生性外立面绿化的设计 | 第74-76页 |
| ·共生性室内立体绿化的设计 | 第76-77页 |
| ·共生性建筑周边绿化的设计 | 第77-78页 |
| ·小结 | 第78-79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79-82页 |
| ·结论 | 第79-80页 |
| ·讨论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