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基于Opensees的桩基横向动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引言第10-12页
   ·研究方法第12-15页
     ·SSPSI研究方法第12页
     ·地震震害调查第12-13页
     ·试验研究第13页
     ·理论方法分析第13-14页
     ·数值分析法第14-15页
   ·本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第16-18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6-17页
     ·本文研究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桩—土动力作用振动台试验第18-28页
   ·引言第18页
   ·FBG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第18-22页
     ·FBG工作原理第18-21页
     ·FBG的应用第21-22页
   ·振动台和数据采集系统第22-23页
     ·振动台简介第22页
     ·数据采集系统第22-23页
   ·试验设计及模型参数第23-26页
     ·试验用土第23-24页
     ·模型箱与模型桩第24-25页
     ·试验设计及振动输入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Opensees有限元软件分析第28-42页
   ·引言第28页
   ·Opensees软件介绍第28-35页
     ·Opensees有关岩土单元第29页
     ·土体本构模型第29-30页
     ·屈服函数第30-31页
     ·模型本构方程第31-32页
     ·塑性流动法则第32-34页
     ·屈服面硬化准则第34-35页
   ·液化砂土建模分析方法第35-38页
     ·模型建立第35-36页
     ·土有效应力第36-37页
     ·水—土运动方程第37页
     ·水的流量守恒方程第37-38页
     ·水的达西渗透定律及其运动方程第38页
   ·Biot固结理论第38-40页
   ·瑞利(Rayleigh)阻尼第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Opensees在桩基动力响应中的应用研究第42-64页
   ·引言第42页
   ·数值模型建立第42-45页
     ·概述第42-44页
     ·收敛准则第44-45页
   ·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第45-58页
     ·引言第45页
     ·试验工况第45页
     ·干砂试验对比分析第45-51页
     ·液化砂土正弦波试验对比分析第51-56页
     ·工况C孔压时程对比分析第56-58页
   ·地震波输入试验分析第58-62页
     ·干砂地震波分析第58-59页
     ·液化砂土地震波试验对比分析第59-62页
     ·工况D孔压时程对比分析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桩基抗震简化分析模型建立及参数敏感性分析第64-96页
   ·引言第64-65页
   ·动力p-y单元第65-68页
     ·单元组成简介第65页
     ·弹性单元第65-66页
     ·塑性单元第66-67页
     ·裂缝单元第67-68页
     ·动力 p-y 单元组成模式第68页
   ·简化模型简述第68-83页
     ·动力p-y曲线分析模型验证第68页
     ·结构分析模型概述第68-70页
     ·模型建立第70-71页
     ·动力p-y曲线分析模型的结果对比分析第71-83页
       ·砂土动力p-y单元模型分析第72-75页
       ·黏土动力p-y单元模型分析第75-77页
       ·砂土自由场土体不同密实度下研究分析第77-80页
       ·黏土自由场土体不同硬度下研究分析第80-82页
       ·不同自由场土体长度研究分析第82-83页
   ·动力p-y曲线法参数敏感性分析第83-94页
     ·砂土动力p-y曲线法分析第84-88页
       ·内摩擦角对砂土 p-y 单元的影响分析第84-85页
       ·重度对砂土 p-y 单元的影响分析第85-87页
       ·Cd 对砂土 p-y 单元的影响分析第87-88页
     ·黏土动力 p-y 曲线法参数敏感性分析第88-94页
       ·重度对黏土 p-y 单元的影响分析第88-90页
       ·不排水抗剪强度对黏土动力p-y单元的影响分析第90-91页
       ·极限土抗力一半时应变值对黏土动力p-y单元的影响分析第91-93页
       ·Cd 值对黏土 p-y 单元的影响分析第93-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6-100页
   ·主要成果第96-98页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下一篇:巨型框架—核心筒—环形伸臂桁架超高层结构施工过程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