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惩治受贿性质犯罪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唐代受贿性质犯罪立法概述 | 第9-21页 |
(一)唐代受贿性质犯罪的概念界定及罪名 | 第9-13页 |
1、唐代受贿性质犯罪的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2、唐代受贿性质犯罪的罪名表现 | 第10-13页 |
(二)唐代受贿性质犯罪的构成要件 | 第13-17页 |
1、唐代受贿性质犯罪的主体 | 第13-15页 |
2、唐代受贿性质犯罪的主观行为 | 第15-17页 |
(三)唐代受贿性质犯罪的法律责任 | 第17-20页 |
1、受贿性质犯罪的法定刑 | 第17-18页 |
2、受贿性质犯罪的适用刑 | 第18-19页 |
3、其他法律责任 | 第19-20页 |
(四)唐代受贿性质犯罪的立法特点 | 第20-21页 |
二、唐代惩治受贿性质犯罪的司法实践及特点 | 第21-27页 |
(一)唐代受贿性质犯罪的案例分析 | 第21-24页 |
1、受财枉法罪案例 | 第21-22页 |
2、受人财为请求罪案例 | 第22-23页 |
3、受所监临财物罪案例 | 第23-24页 |
(二)唐代惩治受贿性质犯罪的司法特点 | 第24-27页 |
1、从依律判刑到畸轻畸重 | 第24-25页 |
2、从严格执法到区别执行 | 第25-27页 |
三、唐代惩治受贿性质犯罪的借鉴 | 第27-30页 |
(一)完善立法技术 | 第28页 |
(二)调整犯罪对象范围 | 第28-29页 |
(三)完善量刑规定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注释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