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德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价值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研究简评 | 第12-13页 |
·创新点 | 第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孟子德育思想 | 第14-23页 |
·孟子德育思想的哲学根据 | 第14-15页 |
·孟子性善论的内容 | 第14页 |
·孟子性善论的评析 | 第14-15页 |
·孟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 第15-21页 |
·自我修养 | 第15-18页 |
·社会教化 | 第18-21页 |
·对孟子德育思想的评价 | 第21-23页 |
3 当前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3-30页 |
·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8页 |
·主体的无人化 | 第23-24页 |
·本体认识偏差化 | 第24-25页 |
·缺少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 第25页 |
·道德教育缺乏层次性 | 第25-26页 |
·缺少道德教育终身化的理念 | 第26-27页 |
·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 第27-28页 |
·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功利主义的影响 | 第28页 |
·科学主义的影响 | 第28-29页 |
·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脱节 | 第29-30页 |
4 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的借鉴价值 | 第30-42页 |
·孟子自我修养思想对道德教育的借鉴价值 | 第30-31页 |
·有助于重塑道德信仰 | 第30-31页 |
·有助于加强道德自律 | 第31页 |
·孟子社会教化思想对道德教育的借鉴价值 | 第31-34页 |
·家庭道德环境 | 第31-32页 |
·学校道德环境 | 第32-33页 |
·社会道德环境 | 第33-34页 |
·孟子差别教育思想对道德教育的借鉴价值 | 第34-36页 |
·人格设立上注重层次性 | 第34-35页 |
·道德追求上注重先进性 | 第35-36页 |
·孟子终身修养思想对道德教育的借鉴价值 | 第36-37页 |
·青少年时期的道德教育 | 第36-37页 |
·成人后的终身化的道德教育 | 第37页 |
·孟子心理调适思想对道德教育的借鉴价值 | 第37-42页 |
·人生意义 | 第38-39页 |
·应对挫折及适应能力 | 第39-40页 |
·生死观教育 | 第40-41页 |
·涵养工夫与心理调节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作者简历 | 第46-4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