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颗粒对P53基因转染易损斑块家兔模型血清瘦素含量的影响
| 缩略语表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32页 |
| 1. 祖国医学对易损斑块的相关认识 | 第9-17页 |
| ·胸痹心痛的中医证候分类 | 第9-11页 |
| ·胸痹心痛证候与客观指标的关系 | 第11-13页 |
| ·中医学对易损斑块的病因病机认识 | 第13-14页 |
| ·中医学对易损斑块的治疗进展 | 第14-17页 |
| 2. 现代医学对易损斑块的相关认识 | 第17-23页 |
| ·易损斑块的特点 | 第17-21页 |
| ·易损斑块模型的建立 | 第21-23页 |
| 3. 血清瘦素的相关认识 | 第23-32页 |
| ·血清瘦素的生理作用 | 第23-28页 |
| ·血清瘦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 第28-3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8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 ·实验动物 | 第32页 |
| ·实验药物 | 第32页 |
|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 ·实验试剂 | 第33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33-37页 |
| ·模型制备 | 第33-34页 |
| ·分组及给药方法 | 第34-35页 |
| ·样本采集 | 第35页 |
| ·血清瘦素测定 | 第35-37页 |
| 3. 统计学处理 | 第37页 |
| 4. 结果 | 第37-38页 |
| 讨论 | 第38-46页 |
| 1. 冠心病的现代发病及胸痹证候特点 | 第38-39页 |
| 2. 关于易损斑块模型 | 第39-40页 |
| 3. 养心颗粒对血清瘦素的影响 | 第40-41页 |
| 4. 中医学对血清瘦素升高的认识 | 第41-43页 |
| 5. 养心汤方药分析 | 第43-45页 |
| 6. 展望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7页 |
| 工作、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 附图 | 第58-61页 |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