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刑事规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概述 | 第7-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第一章 个人信息安全的刑事保护概述 | 第12-26页 |
第一节 个人信息的概念和法律属性 | 第12-19页 |
一、个人信息的概念 | 第12-15页 |
二、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 | 第15-19页 |
第二节 外国对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刑事规制 | 第19-26页 |
一、美国的刑事规制 | 第20-21页 |
二、英国的刑事规制 | 第21-23页 |
三、德国的刑事规制 | 第23-24页 |
四、日本的刑事规制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我国对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新增犯罪 | 第26-42页 |
第一节 新增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立法背景 | 第26-30页 |
一、新增犯罪的社会背景 | 第26页 |
二、新增犯罪的法律背景 | 第26-28页 |
三、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及刑事规制必要性 | 第28-30页 |
第二节 新增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析 | 第30-39页 |
一、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 第30-37页 |
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 第37-39页 |
第三节 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其他犯罪 | 第39-42页 |
第三章 侵犯个人信息的刑法适用问题 | 第42-52页 |
第一节 刑法修正案(七)的适用问题 | 第42-46页 |
第二节 网络“人肉搜索”的刑法适用问题 | 第46-52页 |
一、网络“人肉搜索”行为的由来 | 第46页 |
二、网络“人肉搜索”行为与个人信息安全的侵害 | 第46-47页 |
三、网络“人肉搜索”的刑法适用争议 | 第47-52页 |
第四章 现行刑事立法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 第52-56页 |
第一节 现行刑事规制的不足 | 第52-53页 |
一、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方面 | 第52页 |
二、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犯罪的犯罪对象方面 | 第52-53页 |
三、其他法律体系的支持有限 | 第53页 |
第二节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刑事立法完善 | 第53-56页 |
一、扩大犯罪主体的范围 | 第53-54页 |
二、其他法律体系的配套立法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