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21页 |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纳米二氧化钛的特点 | 第11页 |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原理 | 第11-12页 |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应用 | 第12-13页 |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 第13页 |
·影响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因素 | 第13-14页 |
·纳米二氧化钛的改性 | 第14-15页 |
·造纸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造纸废水的来源和特点 | 第16-17页 |
·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 第17页 |
·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2 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21-35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1页 |
·溶胶-凝胶法制备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 第21-23页 |
·催化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 第21-22页 |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22-23页 |
·催化剂光降解造纸废水性能检测 | 第23-24页 |
·光降解造纸废水装置 | 第23页 |
·光降解造纸废水步骤 | 第23-24页 |
·造纸废水水质检测 | 第24页 |
·正交实验结果 | 第24-29页 |
·COD_(Cr)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7页 |
·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正交结果分析 | 第29页 |
·最优配方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9-30页 |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29页 |
·透射电镜(TEM) | 第29-30页 |
·扫描电镜与能谱仪(SEM/EDS) | 第30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 第30页 |
·表征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0-33页 |
·XRD分析 | 第30-31页 |
·TEM分析 | 第31页 |
·SEM分析 | 第31-32页 |
·EDS分析 | 第32-33页 |
·UV-Vis分析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3 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降解有机物性能测试 | 第35-42页 |
·降解对象的选择 | 第35页 |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分析 | 第36-41页 |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 | 第36-37页 |
·光催化降解苯酚 | 第37-38页 |
·光催化降解二氨基二苯甲烷 | 第38页 |
·光催化降解四氢呋喃 | 第38-39页 |
·光催化降解甲苯 | 第39-40页 |
·光催化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处理造纸废水的应用 | 第42-48页 |
·造纸废水水质 | 第43页 |
·分析方法 | 第43页 |
·废水处理实验步骤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6页 |
·造纸废水光降解的对比实验 | 第43-44页 |
·催化剂加入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废水初始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光照时间的影响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5 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 第48-52页 |
·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 | 第48-49页 |
·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处理造纸废水的应用 | 第49-51页 |
·废水初始pH值对薄膜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光照时间对薄膜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 | 第50页 |
·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重复利用次数测试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前景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