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5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概述 | 第12-21页 |
|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简介 | 第12页 |
|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 | 第12-19页 |
| ·水热/溶剂热法 | 第12-13页 |
| ·微波/超声辅助法 | 第13-14页 |
| ·机械化学法 | 第14-15页 |
| ·微乳液法 | 第15-16页 |
| ·微流体法 | 第16-18页 |
| ·电化学合成法 | 第18-19页 |
|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应用 | 第19-21页 |
| ·气体储存 | 第19页 |
| ·分离功能 | 第19-20页 |
| ·催化性能 | 第20页 |
| ·化学传感 | 第20页 |
| ·锂硫电池 | 第20页 |
| ·锂空电池 | 第20-21页 |
| ·超级电容器 | 第21页 |
| ·金属有机骨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第21-33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简史 | 第21-22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 第22-23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2页 |
|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组成 | 第22-23页 |
| ·金属有机骨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 第23-33页 |
| ·MOFs在正极中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 ·MOFs在负极中的研究进展 | 第24-33页 |
|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45页 |
| 第二章 基于乳液界面反应合成结构可控的中空MOF微球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第45-63页 |
| ·引言 | 第45-4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46-47页 |
| ·中空金属有机骨架微球ZIF-8的制备 | 第47页 |
| ·Pd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47-48页 |
| ·中空纳米微球Pd@ZIF-8的制备 | 第48页 |
| ·Pd@ZIF-8催化烯烃的选择性加氢反应研究 | 第48页 |
| ·样品表征 | 第48-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第三章 基于MOFs的中空碳球的制备及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 第63-83页 |
| ·引言 | 第63-65页 |
| ·实验部分 | 第65-67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65-66页 |
| ·基于MOFs的结构可控中空碳球的制备 | 第66页 |
| ·中空碳球为负极材料的纽扣电池的组装 | 第66页 |
| ·样品表征 | 第66-67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6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7-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 第四章 基于MOFs的中空碳球在超级电容器与锂硫电池中的初步研究 | 第83-93页 |
| ·引言 | 第83-85页 |
| ·实验部分 | 第85-86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85页 |
| ·负载硫的中空碳球S@NTHCS800的制备 | 第85-86页 |
| ·锂硫电池的组装 | 第86页 |
| ·超级电容器三电极测试装置的组装 | 第86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8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6-89页 |
| ·超级电容器 | 第86-87页 |
| ·锂硫电池 | 第87-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 | 第93-95页 |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