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银行法论文

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引言第9-13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页
   ·研究的创新第10-11页
   ·研究框架第11-13页
第2章影子银行概述第13-18页
   ·影子银行的基本问题第13页
   ·对“影子银行”的不同认识第13-14页
   ·中国影子银行存在形式第14-15页
     ·银行机构内部的影子银行第14页
     ·信托投资公司第14页
     ·监管机构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第14页
     ·政府相关部门核准或报备的专业性公司第14-15页
     ·民间金融组织第15页
     ·资金充足的大型企业第15页
   ·影子银行的特点第15-18页
     ·影子银行具备借贷融资功能第15-16页
     ·影子银行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受国家政策影响小第16页
     ·金融监督机构难以监管第16-17页
     ·影子银行的资金链长,潜在风险大第17-18页
第3章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利弊分析第18-26页
   ·我国影子银行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原因第18页
     ·政府部门对金融机构监管不一致第18页
     ·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垄断式发展的结果第18页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根本原因第18-20页
     ·影子银行融资门槛低第18-19页
     ·市场现有资金不能满足经济总量需求第19-20页
     ·收益高第20页
   ·影子银行的作用第20-23页
     ·影子银行的积极作用第20-21页
     ·影子银行的消极影响第21-23页
   ·我国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第23-26页
     ·影子银行管理和运营模式混乱第23-24页
     ·高杠杆、借短贷长第24页
     ·信息不透明第24-25页
     ·全球金融一体化日益深入,风险易发生传递第25-26页
第4章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26-29页
   ·影子银行监管存在法律空白第26页
     ·影子银行的监管主体混乱第26页
     ·监管对象模糊第26页
   ·相关法律监管制度不完善第26-29页
     ·银行监管法律法规尚待健全。第26-27页
     ·尚未形成高效协调的监管合作机制第27-29页
第5章国外影子银行监管比较与借鉴第29-33页
   ·美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第29页
     ·增大监管力度并设置紧急预案第29页
     ·将私募基金纳入监管体系第29页
   ·欧盟国家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第29-30页
     ·将影子银行进入监控范围第29-30页
     ·明确监管程序第30页
   ·G20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措施第30-31页
     ·首次确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第30-31页
     ·针对影子银行制定不同的监管措施第31页
   ·国外影子银行监管措施对我国的启示第31-33页
第6章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建议第33-40页
   ·重新确立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理念、监管原则和监管对象第33-35页
     ·确立新的监管理念第33-34页
     ·确立新的监管原则第34-35页
     ·明确监管对象第35页
   ·精简整合监管机构第35-36页
     ·现阶段应完善监管机构内部协调机制第35-36页
     ·未来应明确一个监管主体第36页
   ·建立健全影子银行监管的相关制度第36-40页
     ·制定全面覆盖影子银行的金融法规第36-37页
     ·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第37-38页
     ·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后记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环境税的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增值税立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