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井铀矿田牛尾岭矿床矿物学特征铀的赋存状态及成矿机制探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绪论 | 第12-20页 |
| ·研究区交通与自然地理概况 | 第12-13页 |
|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华南花岗岩铀矿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鹿井铀矿田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研究技术路线及完成工作量 | 第17-20页 |
|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完成工作量 | 第18页 |
|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 第18-20页 |
| 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0-26页 |
| ·大地构造位置 | 第20-21页 |
| ·区域地层 | 第21页 |
| ·区域构造 | 第21-23页 |
| ·区域岩浆岩 | 第23页 |
| ·区域矿产 | 第23-26页 |
| 3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6-32页 |
| ·岩体地质特征 | 第26-27页 |
| ·构造 | 第27-28页 |
| ·围岩蚀变 | 第28页 |
| ·矿体特征 | 第28-30页 |
| ·矿体的规模、形态和产状 | 第28-29页 |
| ·矿体厚度、品位的变化特征 | 第29页 |
| ·主要矿体描述 | 第29-30页 |
| ·矿石特征 | 第30-32页 |
| ·矿石矿物成份 | 第30页 |
| ·矿石类型 | 第30页 |
| ·矿石的伴生元素 | 第30-32页 |
| 4 矿物学特征 | 第32-54页 |
| ·矿物组成 | 第32-49页 |
| ·矿石矿物 | 第32-37页 |
| ·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 | 第37-49页 |
| ·结构构造 | 第49-54页 |
| ·矿石结构 | 第51页 |
| ·矿石构造 | 第51-54页 |
| 5 铀的赋存状态 | 第54-58页 |
| ·独立铀矿物 | 第54-55页 |
| ·类质同象 | 第55页 |
| ·铀呈吸附形式 | 第55-58页 |
| 6 成矿机制探讨 | 第58-62页 |
| ·矿物成因探讨 | 第58页 |
| ·铀矿物成因 | 第58页 |
|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第58-60页 |
| ·物源条件 | 第58-59页 |
| ·构造条件 | 第59页 |
| ·水源、热源条件 | 第59页 |
| ·有利成矿的物化环境 | 第59-60页 |
| ·成矿物质的来源 | 第60页 |
| ·成矿模式探讨 | 第60-62页 |
| 7 结论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