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源机制和余震序列在地震应急烈度快速判定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地震烈度速报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地震烈度 | 第11页 |
| ·国内外地震烈度速报现状 | 第11-12页 |
| ·地震烈度衰减规律 | 第12-15页 |
| ·我国应急烈度评估现状 | 第15-17页 |
| ·不足之处和本文目标 | 第1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烈度快速初评估方法研究 | 第19-41页 |
| ·宏观震中和极震区烈度 | 第19-29页 |
| ·宏观震中和微观震中 | 第19页 |
| ·极震区烈度 | 第19-29页 |
| ·等震线长轴方向确定 | 第29-30页 |
| ·南北地震带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 | 第30-40页 |
| ·数据选取 | 第30-34页 |
| ·椭圆烈度衰减规律 | 第34-36页 |
| ·基于断层距的烈度衰减规律 | 第36-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地震影响场震中动态修正 | 第41-70页 |
| ·宏观震中估计 | 第41-67页 |
| ·数据选取 | 第42页 |
| ·最小完整性震级确定 | 第42-44页 |
| ·基于余震频度的宏观震中估计 | 第44-55页 |
| ·基于余震能量场的宏观震中估计 | 第55-66页 |
| ·讨论 | 第66-67页 |
| ·矩心与宏观震中的对比 | 第67-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四章 烈度圈长短轴长度、方向修正 | 第70-82页 |
| ·烈度圈长短轴长度修正 | 第70-81页 |
| ·大陆构造应力场分区和震例选取 | 第70-71页 |
| ·震源机制解的分区烈度衰减关系 | 第71-80页 |
| ·讨论和结论 | 第80-81页 |
| ·烈度圈长短轴方向修正 | 第81-82页 |
| 第五章 地震应急烈度快速动态修正 | 第82-86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6-89页 |
| ·总结 | 第86-88页 |
| ·展望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 附表 | 第93-99页 |
| 致谢 | 第99-100页 |
| 作者简介 | 第100页 |
| 硕士期间主要参与的项目 | 第100页 |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