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碳排放预测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碳排放因素识别与度量研究综述 | 第11页 |
| ·碳排放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论文架构与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的我国碳排放预测 | 第14-28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一次能源消费需求量预测 | 第14-22页 |
| ·一次能源消费需求量现状 | 第14-15页 |
| ·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 | 第15-16页 |
| ·协整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16-17页 |
|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需求量预测 | 第17-22页 |
| ·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 第22-25页 |
| ·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 第22-23页 |
| ·马尔科夫链模型 | 第23-24页 |
|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 第24-25页 |
| ·我国碳排放量预测 | 第25-26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我国碳排放驱动因素识别与度量 | 第28-36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碳排放因素识别与度量 | 第28-34页 |
| ·LMDI模型 | 第28-30页 |
| ·STIRPAT模型 | 第30-31页 |
| ·实证分析 | 第31-34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与能源结构优化对实现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 | 第36-42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GDP情景 | 第36-37页 |
| ·一次能源消费情景 | 第37-38页 |
| ·能源消费结构情景 | 第38页 |
| ·能源消费总量与能源结构双控下的碳强度目标贡献潜力 | 第38-40页 |
| ·双控下碳强度预测 | 第38-39页 |
| ·双控对实现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 | 第39-40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省际分解方案 | 第42-52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能源消费量分解 | 第42-45页 |
| ·分解模型 | 第42-44页 |
| ·贡献度测算 | 第44-45页 |
| ·奖励设置 | 第45页 |
| ·基于分解模型的省际能源消费量分解方案 | 第45-47页 |
| ·不同偏好决策下的省际能源消费量分解方案 | 第47-50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