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产业对接的相关理论 | 第16-21页 |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 第16-17页 |
·区位商理论 | 第17-18页 |
·博弈论理论 | 第18-21页 |
·重复博弈 | 第18-19页 |
·混合策略博弈 | 第19-21页 |
第3章 河北省与北京市对接产业选择分析 | 第21-34页 |
·京冀产业布局现状 | 第21-23页 |
·北京市产业布局现状 | 第21-22页 |
·河北省产业布局现状 | 第22-23页 |
·京冀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 第23-26页 |
·京冀三次产业结构具体分析 | 第24-25页 |
·分产业比较京冀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京冀比较优势产业对接选择分析 | 第26-34页 |
·比较优势产业的分析工具——区位商 | 第26-27页 |
·比较优势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 第27-34页 |
第4章 产业对接的难点分析 | 第34-41页 |
·产业对接主体的博弈分析 | 第34-37页 |
·产业对接双方的博弈分析 | 第34-35页 |
·中央政府与产业对接双方的博弈分析 | 第35-37页 |
·难点一:河北省能否为产业对接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 第37-38页 |
·难点二:产业对接双方能否维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 第38-39页 |
·难点三:在产业对接问题上中央政府政策能否与地方政府相协调 | 第39-41页 |
第5章 产业对接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41-46页 |
·国外产业对接实践 | 第41-44页 |
·美国东部地区产业协作 | 第41-42页 |
·日本东京都市圈的区域合作 | 第42-44页 |
·国内产业对接实践 | 第44-46页 |
·长三角地区概况 | 第44页 |
·长三角产业协作成功经验 | 第44-46页 |
第6章 河北省与北京市产业对接的政策建议 | 第46-50页 |
·河北省与北京市产业对接进展情况 | 第46-47页 |
·顶层设计方面 | 第46-47页 |
·产业转移概况 | 第47页 |
·京冀重点产业对接的路径分析 | 第47-50页 |
·重化工业对接 | 第48页 |
·批发物流业对接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