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严歌苓的“触电”历程 | 第9-11页 |
二、严歌苓作品影视改编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第11-15页 |
(一)严歌苓作品电影改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性别视角下的文学和电影 | 第15-19页 |
第一节 性别视角下的女性文学研究 | 第15-17页 |
一、从“生理性别”到“社会性别” | 第15-16页 |
二、女性文学研究中的性别视角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性别视角下的叙事与电影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性别视角下的严歌苓小说及改编 | 第19-37页 |
第一节 《少女小渔》:被置换的主题 被遮蔽的“女性” | 第19-23页 |
一、小说《少女小渔》:在异质文化中的女性书写 | 第19-21页 |
二、电影《少女小渔》:在改编中消解的女性意识 | 第21-23页 |
第二节 《金陵十三钗》 :视角转换呈现性别权威话语 | 第23-30页 |
一、小说《金陵十三钗》:女性视角突显女性意识 | 第23-26页 |
二、电影版《金陵十三钗》:站在男性立场上窥视女性 | 第26-30页 |
第三节 从《陆犯焉识》到《归来》:淡化历史 简化主题 | 第30-37页 |
一、《陆犯焉识》:历史夹缝中知识分子的自由与爱情 | 第30-34页 |
二、《归来》:规避历史的爱情叙事 | 第34-37页 |
第三章 说话的人及其“说话” | 第37-47页 |
第一节 海外身份成就独特视野 | 第37-42页 |
一、移民后带来的创作重心的转变 | 第37-39页 |
二、“海外身份”下的文学立场 | 第39-40页 |
三、“海外身份”成就独特女性主义视角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导演的二次创作 | 第42-47页 |
一、“才女”张艾嘉的电影话语 | 第42-44页 |
二、“才子”张艺谋的电影诉求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